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所谓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处于感受态细菌的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分泌感受态因子,该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其中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其转化过程图示如下:
请据图回答:
(1)S型菌DNA片段与感受态R型菌细胞膜表面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在______酶的作用下水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并进入R型菌细胞内。
(2)步骤⑤表示______。
(3)重组细胞经DNA复制和细胞______后,产生大量的S型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控制荚膜形成的S基因对细菌性状的控制,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
(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说明通过DNA可以实现细菌间______的转移,为______工程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5)“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______(填可遗传变异类型),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失去抗原性,但DNA片段仍有遗传效应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
(3)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 。
(4)红细胞吸收O2、K+的方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K+的吸收量不受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K+的吸收量都受到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
(6)与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静态模型相比,图中模型有两处明显不同,它们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个体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及相关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三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能自由组合
B. 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子代有四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1:1:1
C. A和a的本质区别是所含核苷酸的数目不同
D. 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种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麦芽糖酶的利用率相同
B.若温度上升5℃,B点向下方移动
C.减少麦芽糖量,酶的活性一定下降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 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
C. 由图可知DNA在复制过程中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和多种引物
D. 由图可知DNA复制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和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糖与下一个单体的磷酸基团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糖一磷酸主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糖一磷酸主链含C、H、0、N、P五种元素
B. 合成图示化合物时,共需要脱去5分子水
C. 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可与一个或两个五碳糖相连
D. 解旋酶可作用于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 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 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并释放有活性的d激素
D. 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图2两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图1、图2分别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B. 图1中,⑤→①表示在分裂间期发生的染色体复制过程
C. 图2细胞的b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 图2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能进行受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