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变部位的相关生理过程(用图中数字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
A. 据图可推测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
B. 图中③、④过程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图示表明,NMDA除了能与谷氨酸结合,还可以和其他神经递质结合
D. 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的谷氨酸能长时间地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2个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2min时,甲、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高于初始值
B. 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都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C. 开始时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大
D. 本实验若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材料,则现象更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据此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可知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B.曲线②的各数据点是在对应温度下测得的
C.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D.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某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萌发过程中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种子萌发初期以有氧呼吸为主
B. 干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C. A点时萌发的种子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 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漏斗内(S1)和漏斗外(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达到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达到渗透平衡时,S1和S2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S2
B. 若吸出漏斗管内△h以内的液体,则重新平衡时,△h的高度一定不变
C. 若在漏斗管内加入少量蔗糖酶(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则重新平衡时,△h=0
D. 内外液面达到平衡时,水分子从S1到S2与从S2到S1的扩散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味道有甜味和非甜昧两种。某研究所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若第五组实验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___.
(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有一条异常。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9号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Ttt,且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_______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l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中得到的含异常染色体的植株占_______。
(3)科研人员将纯合甜昧和纯合非甜味玉米间行种植,如下图所示,且雌蕊接受同株和异株花粉的机会相等。请通过分析各行玉米的种子性状,判断甜味和非甜味的显隐性关系。
①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则甜味是显性。
②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则非甜味是显性。
(4)若(3)中非甜昧是显性,现将B行植株的种子发育成的新个体(F1)进行随机交配,则所得种子的甜味与非甜味比例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步骤①是去掉____________ ,最常用的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步骤②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 。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其中步骤④相当于 _________,步骤⑤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使两株植物的性状能够在新的植物体上有所表现,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理论上讲,杂种植株的育性为________ 。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方法能否实现? 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因此,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意义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 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C. 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D. 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者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科学家通过体外实验,将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B.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
C.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
D.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运输两种方式在同时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