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草莓是一种阴生植物,适当遮光有利于提高草莓的光合效率。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遮光处理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二叶期草莓幼苗若干,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遮阳网(网内光强为自然光强1/3左右)进行处理。将两组草莓幼苗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至植株长出6片叶,测得其净光合速率在一天中的变化如图甲所示;测得草莓固定CO2的效率和CO2补偿点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对照组草莓11时与9时相比,C5含量______。
(2)实验组有机物累积总量显著______对照组,判断依据为______。该结果并不支持“遮光会提高草莓光合作用效率”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根据图乙结果,实验组利用CO2的效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遮阴使叶片温度降低,导致______。
(4)某同学推测,适当遮光可能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以适应弱光环境。请设计实验验证该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中甲状腺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腺,依附在甲状腺上的甲状旁腺分泌一种参与无机盐调节的激素—甲状旁腺素(PTH),具体调节过程如下:
(1)血液中的钙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存在,如果血钙过低会引起___________。
(2)当血钙升高时,甲状旁腺分泌的PTH的过程就会受到抑制,从而使血钙含量下降,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
(3)在血钙调节上甲状腺激素与PTH的作用相拮抗,试从这个角度解释为什么青少年时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最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细胞的无丝分裂中( )
A.无丝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丝的出现
B.一般是整个细胞先延长,中部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C.无丝分裂过程中也有染色体的出现
D.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与分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者发现一种突变酵母菌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此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与大肠杆菌细胞相比,其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
(2)通入氧气时突变酵母菌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
(3)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突变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进行了研究,数据如下图所示:
(1)圆田螺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数据可知,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_______________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还发现在稻鸭区水稻的根系明显比常规区的发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____________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从石油中获取的多环芳烃菲在杀虫剂、染料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下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需氧型微生物)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在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______________。
(2)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___次。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目的是____________。
(3)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
②向A、B、C三组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液。
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省是农业大省,向土壤中添加农作物秸秆,通过微生物作用加以分解,可有效改良土壤。安徽农业大学某研究小组欲筛选农作物秸秆纤维素分解菌及自生固氮菌(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细菌),组成复合微生物添加剂用以改善我省土质。下表为本实验两种相关培养基配方,请回答:
(1)两种培养基中,能用于筛选自生固氮菌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另一种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_,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命名为X)后,需进行农作物秸秆降解能力测定,农作物秸秆主要为X提供___________。
(3)分离纯化得到自生固氮菌(命名为N)并对其进行发酵培养,要测定发酵液中该菌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直接计数,该方法的测量值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
(4)无菌操作下在相关培养基上均匀涂布N(或X),晾干后在其表面接种X(或N),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若X(或N)周围___________(填“有”或“无”)抑菌圈(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形成的透明圈)出现,则两种微生物适合联合施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