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酶的固定化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如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
B. 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C. 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D. 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紫甘薯红色素色泽鲜艳自然、无毒、无特殊气味,具有抗突变、抗氧化、缓解肝功能障碍、抗肿瘤、抗高血糖等营养、药理和保健功能,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用色素资源.如图是提取紫甘薯红色素的实验流程,请分析回答:
(1)紫甘薯红色素通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说明紫甘薯红色素具有_____的特性,萃取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和干燥处理、说明_____和_____影响萃取效率.
(2)虽然紫甘薯红色素的热稳定性强,但是高温土会影响紫甘薯红色素的稳定性,因此萃取时应_____,并适当_____.
(3)柠檬酸、盐酸、无水乙醇、甲醇都能用于萃取紫甘薯红色素,但是不同溶剂的萃取效率不同,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利用分光法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值(结果如下表,已知色素提取的吸光值与色素含量呈正相关),则由此可见判断提取紫甘薯红色素的最理想的有机溶剂是_____,原因是_____.也有同学认为10%不一定是柠檬酸的最佳提取浓度,若要进一步设计实验,以探究柠檬酸的浓度对紫甘薯红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实验时设计思路应为_____.
溶剂种类 | 盐酸的颜色 | 吸光值 |
无水乙醇 | 紫红色 | 0.333 |
5%盐酸 | 红色 | 0.524 |
10%甲醇 | 橘色 | 0.232 |
10%柠檬酸 | 红色 | 0.624 |
纯水 | 紫红色 | 0.3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固定化脂肪酶的方法一般是:将酶液和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用注射器滴到一定浓度CaCl2溶液中,25℃静置固定化2h,过滤洗涤,再加入到戊二醛溶液中,25℃化学结合2h,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就可得到颗粒状固定化脂肪酶。兴趣小组对固定化脂肪酶的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如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纵坐标为酶活力,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a为游离酶,b为固定化脂肪酶)。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在温度或pH变化时,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脂肪酶具有的缺点是稳定性较低
B. 这种固定化脂肪酶使用的是物理吸附法、包埋法和化学结合法三种方法的结合
C. 氯化钙的量太少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包埋不完全,包埋在内部的部分酶会流失
D. 海藻酸钠浓度较高时,酶活力低的原因可能是形成的凝胶孔径较大,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水分子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B. 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
C. 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一定是被动运输
D. 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小麦的四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 A→D方向所示的途径称为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其中从F1到F2再到Fn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后代__________的比例。图中A→B→C 的途径表示______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比较两种育种方式,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E育种方法获得优良性状品种是不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
B. 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
C. 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D. 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真核生物体内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______过程,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
(3)物质③是以DNA的哪一条链为模板形成的?______。试写出③的碱基序列______。
(4)组成物质③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有________种。
(5)如果③中A占26%,U占28%,那么,相应的DNA片段中,T占_____,C占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