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研究人员利用PCR技术检测受检人是否携带HIV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
①培养受检人组织细胞时,为了确保无菌环境,通常需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所需要通入二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是否携带HIV时,应该采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探针。
(2)在PCR反应体系中,如果扩增循环4次,需要的引物个数(数目)为___________,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所用T4DNA连接酶能连接的末端是____________。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含有标记基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类基因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氧气的存在抑制酵母菌产生酒精,这一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以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
B.氧气充足时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均进入线粒体
C.氧气不足时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被酒精氧化
D.低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多于吸收的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食性研究(确定动物的食性)是进行种群科学管理的前提。研究者通过食性了解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之间、野生动物与家畜之间的关系,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依据。
(1)为保护蒙古野驴、鹅喉羚等大中型荒漠有蹄类动物及其栖息地所建立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保护区的植食动物蒙古野驴、鹅喉羚与家马、家羊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分析了这些动物粪便中的残留物,并通过比对获知动物取食的植物种类。
实验方法如下:
a.采集被调查动物的类便。
b.在动物的取食地,采用_______________(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并采集植物样品。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将粪便中的植物碎片与采集的植物样品做______水平的对比。
记录观察结果并以________________(公式)进行计算,用于衡量动物取食的植物中某种植物被利用的频率。
(3)将上述数据进一步处理后的结果如表 1、2、3 所示。
①从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春秋冬季,被调查的四种动物所采食的主要植物类似,尤其对_____________最为依赖。秋季,________________对含水和盐分相对丰富的梭梭采食率明显提高,这对其即将进入发情期有益。
②根据上述分析,四种动物在食物资源上存在___________关系。蒙古野驴、鹅喉羚在自然保护区内是有迁移习性的植食动物,它们可以通过改变活动区域__________(加强/减弱)这种关系的强度;若冬季雪深达到一定程度,会限制蒙古野驴、鹅喉羚的迁移,使得两种动物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
③上述方法导致实验结果存在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粪便中的某些成分进行精准分析。以判定动物的食性。
④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在此保护区内保护蒙古野驴、鹅喉羚等有蹄类植食动物的方法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紫米籽粒果皮与种皮因含有抗氧化作用的花色素苷而呈现紫色,比白米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1)水稻籽粒的果皮与种皮黏连,由雌蕊的子房壁和珠被的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因此籽粒果皮颜色由亲本中__________的基因型决定。研究者利用紫粒水稻与白粒水稻杂交,得到表1结果。
表1 紫粒水稻与白粒水稻正反交组合及所结籽粒果皮颜色统计结果
据结果判断,果皮颜色中_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控制果皮颜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定律。预测F3自交所结籽粒的果皮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如CA重复或GT重复),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不同(如CACACA或CACACACA),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者提取出F2中结白色籽粒的50株单株的叶肉细胞DNA,利用4号、8号等染色体上特异的SSR进行PCR扩增,结果如下图。
据图判断,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号和47号单株特殊的扩增结果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F2中结白色籽粒的50株单株8号染色体SSR的扩增结果有____________种,理论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扩增出F2植株相关基因的部分序列,利用BamH I酶切割后,结果如表2。
表2 酶切结果
样本来源 | 结紫色籽粒的F2单株 | 结白色籽粒的F2单株 | |
酶切产物长度(碱基对) | 669、529 | 669、529、1200 | 1200 |
由结果可知,紫色果皮基因________(能/不能)被BamH I酶切割,可能是与紫色果皮基因比白色果皮基因碱基数目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研究发现,紫色果皮基因表达产物有588个氨基酸,白色果皮基因表达产物574个氨基酸,根据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克隆出的水稻紫色果皮基因,请你提出一个进一步研究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 线粒体产生的CO2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溶胶
C. 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转运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 将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涨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AD两大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导致形成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两种情形均引起神经元凋亡,使患者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大蒜素是大蒜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保护大脑神经元和抑制脑细胞凋亡等作用。为研究大蒜素对AD发病进程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
(1)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神经元的凋亡使得其产生并传导______________的功能受阻。根据出现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症状,推测A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一:研究人员构建AD模型小鼠进行实验,请将实验材料和处理补充完整。
组别 | 实验材料 | 实验处理 |
甲 | 玉米油灌胃处理 | |
乙 | AD模型小鼠 | |
丙 | 大蒜素(溶于玉米油)灌胃给药 |
①研究人员用三组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在水中放置平台(图1中以表示),训练小鼠记忆平台位置,之后撤去平台,观察小鼠的运动轨迹,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在撤去平台后,三组小鼠的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
实验结果支持大蒜素可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测三组小鼠脑组织的老年斑数量,结果如图 2 所示(深色斑点为老年斑)。由结果可知,大蒜素________。
③测定三组小鼠脑内Aβ的含量,如图 3;测定三组小鼠脑内三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如图4(条带宽窄和颜色深浅代表相应蛋白表达水平的高低)。
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3横坐标相应柱形图下标出组别,并画出丙组的柱形图。
根据图3和图4结果,推测大蒜素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神经元的凋亡,进而使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
(3)实验二: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实“大蒜素可通过减少tau蛋白的磷酸化来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实验设计方案为用大蒜素分别处理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AD模型小鼠和健康小鼠,检测两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大蒜素对AD的发病进程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赤霉索(GA)和脱落酸(ABA)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科学家利用拟南芥突变体进行系列实脸,实脸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据实验结果推测,错误的是
A. 突变体1是GA受体异常突变体
B. 突变体2是ABA受体异常突变体
C. 野生型种子萌发时内源ABA含量很低
D. GA与ABA在此过程中有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C. 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D. 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建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