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3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装置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橘皮精油的提取一般用图1装置,而不用图2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对所获压榨液进行一系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利用图2装置提取玫瑰精油,冷凝管内水流方向与蒸汽的流向__________,再将锥形瓶内乳浊液中的玫瑰精油和大部分水分离开,需要用__________(仪器)。
(3)因胡萝卜素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可用图3装置来萃取。用石油醚作为萃取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所获萃取液的浓缩__________(能、否)直接使用图2装置进行。用纸层析法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进行鉴定时,用__________点样,若出现__________(层析结果),则说明胡萝卜素提取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 能吸收光能的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 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c ][H]和[ e ]__________。
(2)③、④和⑤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 。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较强光照下,⑤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_____________(填场所)。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3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处于何种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图为不同细胞处于同一种外界溶液中,则细胞液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
(3)如果图为相同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外界溶液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
(4)如果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质壁分离的发展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将如上图所示的_______。
(5)图中标号①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后,想进一步探究在一个小区间内的两个温度t1、t2(t1<Tm<t2)条件下的酶的活性,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4支试管,编号A、B、C、D,向A、B两试管中各加5mL5%的淀粉溶液,向C、D两试管中各加入2mL淀粉酶溶液,将试管A、C和试管B、D分别置于温度为t1、t2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然后将C、D两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到A、B两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各自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请分析回答:
(1)图1中Tm为酶的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溶液中的淀粉及其分解产物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如图2).
实验步骤:
①从试管A、B中取______的溶液,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液面高度;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______,则温度为t1时淀粉酶的活性强;
②如果______,则温度为t2时淀粉酶的活性强;
③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高等植物N叶片叶缘有波状齿与锯齿、叶形有条形与剑形,其中一种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种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b,C、c)控制,三对基因均独立遗传。现有一波状齿条形叶植株与一锯齿剑形叶植株杂交,F1统计结果为:波状齿条形叶︰锯齿条形叶=1︰1;取F1中波状齿条形叶植株自交,F2统计结果为︰波状齿条形叶:波状齿剑形叶︰锯齿条形叶︰锯齿剑形叶=30︰2︰15︰1。请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控制叶形的基因有_____对,判断依据是_____。
(2)F2中波状齿植株自交,每棵植株的F3均出现了锯齿植株。请解释出现该遗传现象最可能的原因(用遗传图解作答)_____
(3)若让F2植株自交,再把F3中锯齿剑形叶植株各自隔离种植并自交,自交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4)检测(3)实验中F3中条形叶植株的基因型,发现有的植株测交后代中条形叶︰剑形叶=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酶活性除了受温度和pH的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请回答下 列有关问题:
(1)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其大小可以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_____的消耗量获得。图l表示抑制酶活性的两个模型,模型A中的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模型B中的抑制剂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失去催化活性。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酶G的活性,但不知道属于哪种方式。
进行如下实验:在酶G量一定,底物浓度合适,温度和pH值适宜且添加了足量的精氨酸的反应体系中,不断提高底物浓度,观察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若发现酶促反应速率增大,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____(填“模型A”或“模型B”).精氨酸与____(填“酶G”或“底物”)存在结构上的相似性。
(2)图2为相同的酶溶液分别在无抑制剂、添加抑制剂A、添加抑制剂B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根据两种模型和曲线图分析,表示没有添加抑制剂的是曲线____(填“甲”或“乙”或“丙”),表示添加了抑制剂A的是曲线____(填“甲”或“乙”或“丙”),在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所示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催化剂
B. 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C. 酶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D. 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 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
C. 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