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相互之间有联系的a、b、c三项之间的数量(相对值)变化.下列有关描述中合理的是:( )
选项 | 项目 | a | b | c |
A |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 初级精母细胞 | 次级精母细胞 | 精细胞 |
B | 一条食物链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 第一营养级 | 第二营养级 | 第三营养级 |
C | 细胞中核DNA的数目 | 初级卵母细胞 | 次级卵母细胞 | 卵细胞 |
D |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有关数目 | 基因中核苷酸 | mRNA中的核苷酸 | 蛋白质中氨基酸 |
A. AB. B
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人体内有活性的胰岛素分子的形成过程:先合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一条链),然后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胰岛素由两条肽链组成,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合成胰岛素原时共脱去49个水分子
B.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
C.水浴加热会引起空间结构破坏,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
D.胰岛素分子存在二硫键,所以其化学元素组成一定有C、H、O、N、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DNA复制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1)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下图的甲:(2)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下图的乙、丙、丁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A. 出现丁的结果需要60分钟
B. 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
C. 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3/4
D. 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成单链后离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JS-K是一种新合成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者研究了JS-K对胃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及机制,并对其在体内的抗肿瘤效应进行了评估。
(1)与正常细胞相比,胃癌细胞的特点有__________(写出两点)。培养胃癌细胞时,为防止污染,需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
(2)研究者检测不同条件下胃癌细胞存活率,结果如图1、图2。
图1结果表明:__________。
图2中__________组结果表明JS-K是通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发挥抑瘤效应的。
(3)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JS-K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①NAC是一种活性氧的清除剂。研究者用__________处理胃癌细胞,发现其与不做任何处理的胃癌细胞存活率相似,但比用JS-K处理的胃癌细胞存活率__________,证明JS-K通过促进活性氧的产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②已知活性氧过度累积会导致线粒体膜受损。研究者用JS-K处理胃癌细胞后,检测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结果如图3。
据图3可知,膜受损的线粒体通透性改变,使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蛋白)流入__________中,促使凋亡发生。
(4)研究者用__________酶处理胃肿瘤组织获得单细胞悬液,注射到数只无胸腺小鼠腋窝皮下,形成皮下瘤。当皮下瘤可触及时,将上述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注射溶于缓冲液的8μM/kg的JS-K,隔天给药一次,共计给药15次。每4~5天测算皮下瘤体积及重量。结果显示,给药组的皮下瘤体积和瘤重都小于对照组,此实验证实JS-K在小鼠体内表现出良好的抑瘤效果。请预估JS-K用于人胃癌治疗可能出现的风险:__________(至少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是一种雌雄同花的二倍体生物,其有红色、橙色和白色3种花色,且有的花上出现紫斑,有的无花斑。实验发现,红花无斑植株自交,子代中最多出现红花紫斑、红花无斑、橙花紫斑、橙花无斑、白花紫斑和白花无斑6种类型,对应的比例接近27∶117∶9∶39∶12∶52,相关基因完全显性。请回答:
(1)该植物种群中,花色的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只研究花色与花斑的遗传时,白花紫斑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2)在只研究花色遗传的情况下,橙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产生大量的子代(F1)。若F1未出现性状分离,则F1的花色为_______;若F1出现了性状分离,则F1的花色类型及相应的分离比为__________。
(3)纯种橙花紫斑植株自交,将其产生的大量的种子用射线和化学物质进行处理,种植后,发现了极少量的变异植株,其中有一株开橙黄花深紫斑的植株(甲)。甲的育性很低,显微观察发现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呈现异常的配对状态,如下图所示:
①图示中,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过程中,该配对状态是由______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②用射线和化学物质处理种子,仅出现极少量的变异植株,体现了突变具有_______的特点。研究发现,甲与纯种橙花紫斑植株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且控制花色的1对基因位于图A的染色体上、控制花斑的1对基因位于图D染色体上。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型的情况下,对甲的花色、花斑颜色的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进入寒冷环境后,散热量增加
B. 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C. 激素③作用的靶器官只有甲状腺
D. 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者在大豆突变体库中筛选出纯合突变体甲,并对其展开研究。
(1)γ射线照射可诱导大豆发生基因突变或__________,是构建大豆突变体库常用的__________因素诱变方法。突变体甲表现为叶皱缩型,如下图。
(2)以突变体甲与野生型大豆为亲本,进行正反交获得F1。采用特异性引物对两亲本基因组DNA 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下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F1植株进行PCR扩增的结果。
据结果判断,1~10中__________是杂交成功获得的F1植株;推测F1中出现其它植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F1自交收获F2,发现突变型124株、野生型380株,说明突变体甲叶型突变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_定律。
(3)研究发现突变体甲是7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预测该缺失范围内有6个基因(记为基因1~6)最有可能与甲的叶皱缩有关,而这6个基因在8号染色体上均有功能类似的基因(记为基因1'~6')。为确定基因1~6中与甲的叶皱缩直接相关的基因,研究者从野生型__________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获得__________作为PCR模板,根据上述基因设计引物进行扩增。结果发现只扩增出基因1~4,以及基因1'、3'、5'、6',故锁定基因__________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后命名为基因P和基因Q。
(4)研究者将同为叶皱缩表型的突变体乙与突变体甲杂交,子代均表现为叶皱缩,说明突变体乙与突变体甲的突变位点是__________(相同/不同)的。进一步对突变体乙的基因测序,发现仅有基因Q发生突变。为确定基因Q的功能,将该基因转入__________的大豆中,若发现__________,则可证实基因Q与叶片正常发育直接相关。
(5)研究发现基因Q与大豆叶表皮角质层的发育过程有关,角质层具有保水、抵抗病菌和昆虫侵袭等作用。请预期该研究的应用价值: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一般不选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某实验小组认为斐林试剂也可作为该实验的检测试剂,他们将3个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置于0℃、60℃和100℃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注:缓冲溶液能维持溶液pH稳定;单糖、二糖能通过半透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产生____________(填“还原糖”或“非还原糖”);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一般不选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为保证淀粉溶液与酶溶液在实验设定的温度下混合并发生反应,应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用斐林试剂检测____________(填“半透膜内”或“半透膜外”)的溶液,可发现60℃组的缓冲溶液出现____________,说明在改进条件下,斐林试剂也可作为该实验的检测试剂。
(3)—份淀粉酶约能催化一百万份淀粉水解,这体现了酶的____________;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这体现了酶的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某植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图乙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该植物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甲中的各细胞按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排序:③→②→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其中发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纺锤体是在图甲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细胞中形成的;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是由两组中心粒之间的___________形成的。
(3)图乙所示的核DNA数量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