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浸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图中的③呈现紫色
B.图中的①具有全透性,②③④构成的原生质层可以看作一层半透膜
C.短时间内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可以使细胞恢复实验前的形态
D.如果该细胞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可能会失去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离子的跨膜运输是神经兴奋传导与传递的基础。突触传递过程中,前、后膜内外离子的移动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对Na+通透性的变化趋势为______。在此过程中Na+离子的过膜方式是______。
(2)引起突触前膜上Ca2+ 通道打开的原因是______。
(3)图中①至④表示兴奋引发的突触传递过程。图中过程②表示______。
(4)为研究细胞外Na+浓度对突触传递的影响,向细胞外液适度滴加含Na+溶液,当神经冲动再次传来时,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原因是______。
(5)在突触部位胞内的钙离子主要来自于胞外。为证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提出可供实验的两套备选方案。
方案一: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再在该实验体系中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方案二: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另取一组实验材料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的优劣,并陈述理由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正在生长的植物细胞具有“酸生长”特性,即pH 4~5的溶液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为了研究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研究者用黄瓜幼苗快速生长的下胚轴切段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多细胞植物体的伸长生长是细胞数量和/或______增加的结果。
(2)如图1所示,研究者通过冰冻融化去除下胚轴切段中的原生质体,仅剩______,经这种处理后的下胚轴切段称为Y。
(3)由图可知,对Y进行的实验处理为:______。
(4)图2结果表明,Y的特性是______;决定这种特性的物质最可能是______(选填:纤维素/果胶/蛋白质)。
(5)研究者发现生长素可通过诱导细胞膜外环境的pH值降低,促进细胞生长。已知植物细胞膜上有H+泵、水通道、生长素受体、钾通道、蔗糖运载体等。在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请选用已知信息,提出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一种可能机制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组别 | 注射试剂 |
G1 | 生理盐水(灭菌) |
G2 | 大肠杆菌菌液 |
G3 | 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表2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 | 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 | 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 | 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
G1 | 0 | 17% | 83% |
G2 | 50% | 33% | 17% |
G3 | 83% | 17% | 0 |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__________,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__________(加强/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__________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本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
(2)实验二:提取实验一处理n天后各组大鼠的淋巴细胞,将其用A类大鼠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处理,之后置于CO2培养箱内培养。观察各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右图所示(相对值的大小用于反映经A类大鼠细胞表面某些蛋白质处理后的细胞增殖能力强弱)。
①CO2培养箱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与G1组相比,G2组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对大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有__________作用。
(3)实验三:机体中的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Th1和Th2两类细胞。Th1分泌的蛋白IFN-γ、Th2分泌的蛋白IL-4均可影响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测定实验一处理n 天后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中指导上述蛋白质合成的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3。
表3 相关mRNA的相对含量
组别 | IFN-γ mRNA相对含量 | IL-4 mRNA相对含量 |
G1 | 1.490 | 0.887 |
G2 | 0.705 | 1.741 |
G3 | 0.630 | 2.039 |
由表3推测,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大鼠促进了T细胞分化成为__________细胞,减弱了T细胞分化成为__________细胞。
(4)综合该系列实验的结果推测,细菌感染通过改变肝移植大鼠的__________,导致其此类大鼠的免疫排斥反应程度__________。此项研究为患者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组 别 | 第1~3天 | 第4~9天 | 第10天 | ||||
叶面喷洒 | 日温/夜温 | 光照 | 日温/夜温 | 光照 | 分组 | 检测 | |
A | H2O | 25℃/18℃ | 适宜 | 25℃/18℃ | 适宜 | A1 | 光合速率 |
A2 | G基因表达量 | ||||||
B | ? | 25℃/18℃ | 适宜 | 18℃/12℃ | 弱光 | B1 | 光合速率 |
B2 | G基因表达量 | ||||||
C | SA | 25℃/18℃ | 适宜 | 18℃/12℃ | 弱光 | C1 | 光合速率 |
C2 | G基因表达量 |
(1)设计实验时,应该遵循的是________。
①所选幼苗长势相同②细苗进行随机分组③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材料④重复进行实验
(2)实验中A组为________组,B组叶面应喷洒_______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_______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3)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了暗反应中________过程。
(4)实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________的影响。
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
(5)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①~④表示其中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在质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
B. ②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③分布于质膜中,能催化质膜中发生的生化反应
D. 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以下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缺少细胞质的细胞核不能生存
B. 去掉核的细胞质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缺少细胞核的细胞质也不能存活太久
C. 给去核的细胞重新移入细胞核,细胞能正常生活,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D. 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的代谢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进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残疾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TNF-α等细胞因子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_结合后调节免疫应答。其中一类细胞因子(甲类)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另一类细胞因子(乙类)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_____,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结合甲、乙的作用分析,推测RA的发生可能是_____________导致的免疫失调。请针对甲类细胞因子提出两种治疗RA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机体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_____________,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_____________,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
(3)GC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且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研究人员为探索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RA的干预作用做了如下研究。将体重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进行如下处理,造模组前期需完成RA病动物模型的制备,前期处理完成后再分别进行后期处理。请完成实验方案(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注射弗氏完全佐剂 b.注射生理盐水 c.注射姜黄素 d.关节肿胀 e.关节不肿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后期处理15天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两类细胞因子水平相对值。若结果为甲类细胞因子水平_____________,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和转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结构有①②③④⑤⑥
B. 若核糖体合成的为染色体蛋白,则该蛋白会运输到 ④⑤⑥中
C. 高尔基体膜可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物质的 运输
D. 生物膜的成分与结构相似,有利于分泌蛋白的转移与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是世界上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中的细菌BT基因能表达一种毒蛋白,这种毒蛋白能有效杀死玉米螟(一种农业害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BT基因在基因工程中称为_________。在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要有BT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和______。若将BT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_________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其导入玉米细胞并将其插入到玉米细胞中的染色体上。
(2)PCR是利用__________ 的原理,在利用PCR技术扩增BT基因时,需要提供模板、原料、引物、______等条件,将模板DNA加热至9095℃ 的目的是__________。
(3)BT基因与载体结合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若某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请画出目的基因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_。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两端碱基序列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专一性要求,定性地检测BT基因的“表达”产物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为了防止抗虫玉米通过花粉传播带来的生态学问题,科研小组考虑将抗虫基因导入到玉米根尖细胞的__________中以防止基因污染,同时在大规模种植的抗虫玉米田中设置一个或多个避难所种植普通玉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