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212  166220  166226  166230  166236  166238  166242  166248  166250  166256  166262  166266  166268  166272  166278  166280  166286  166290  166292  166296  166298  166302  166304  166306  166307  166308  166310  166311  166312  166314  166316  166320  166322  166326  166328  166332  166338  166340  166346  166350  166352  166356  166362  166368  166370  166376  166380  166382  166388  166392  166398  16640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

B. 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

C. 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 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蛋白水解酶分内切酶和外切酶2种,外切酶专门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内切酶则作用于肽链内部特定区域,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1N2O2)氨基端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用蛋白外切酶处理该多肽,会得到49个氨基酸

B. 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1个

C. 该四十九肽第49位是赖氨酸,第32位是苯丙氨酸

D. 该四十九肽经酶1酶2作用分别需要消耗3个H2O和2个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

B. 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 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图中A具有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肺炎双球菌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培养R型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B. 培养R型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C. 培养R型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D. 培养R型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的“胡焕庸线”(如图)是由中国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的,它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的奥秘。这条线的东南侧,36%的国土面积,养育全国96%的人口;线的西北侧,64%的土地,养育4%的人口。令人惊奇的是,中国人口从1935年的4.7亿增长到2018年的13.95亿,这条神奇的分界线勾勒的人口疏密关系仍稳固不变。

“胡焕庸线”既是一条我国人口疏密程度的分界线,又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分界线——由东部的青山绿水变成了西部的草原、大漠与雪山。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文化等因素导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相差约42.6倍。人口密度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造成两侧人口密度明显差异的直接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位于“胡焕庸线”西北侧的宁夏沙坡头是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胜地闻名于世的沙漠自然生态系统。沙坡头在生态恢复治理过程中通过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得到恢复。恢复后的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区分其中不同的生物群落需要首先分析____________

(3)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自然沙漠景观、天然沙生植被、治沙科研成果、野生动物、明代古长城、沙坡鸣钟等人文景观及其自然综合体。野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在保护过程中,能量流入该保护区的方式有____________;其中流入野生动物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世纪50~60年代,“胡焕庸线”西北侧的三北地区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发现,构建水库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草原生态系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曝于光下后,并根据其吸收CO2量制成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 B点显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D. 整段曲线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将生长两周的拟南芥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浸泡;B——在上述相应浓度的IAA溶液中,分别加入适宜同浓度的等量乙烯利溶液浸泡),3h后测定的细胞膜透性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幼苗中的生长素是其体内_______转变来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在韧皮部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选填“极性运输”或“非极性运输”)。

(2)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__时,IAA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组随IAA浓度的提高,拟南芥叶片的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IAA处理的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存在平行关系,请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乙烯能够降低植物的抗低温能力。现将拟南芥幼苗分别在22℃常温和4℃低温下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移至—8℃的致死低温下,发现后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前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内某种酶的活性曲线,这种酶可能催化下列哪一项化学反应 ( )

A. 葡萄糖合成糖原 B.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C. 蛋白质分解成多肽 D. 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油菜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逐渐增多,说明种子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增加

B.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大量转变为脂肪,种子中的氧元素含量随之减少

C.与富含淀粉的小麦种子相比,油菜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更多,播种时应适当浅播

D.质量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贮存的能量脂肪多于可溶性糖,这是因为与糖相比,脂肪中H的含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光照强度对不同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A、B两种植物的幼苗,分别栽种在25℃的相同环境中,测定结果如下。已知A、B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回答下列问题。

(1)磷是细胞内多种化合物的重要组成元素,植物缺磷会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明显减少。缺镁也会影响上述化合物的生成,原因是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对光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120Lx时,两植物都有气体释放,A、B两植物释放的气体分别来自于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适当提高温度后,A植物的光补偿点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此时消耗[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1500Lx时,B植物O2释放速率大于A,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超过1500Lx时,A、B两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若将温度由25℃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B植物的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光照强度)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