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需经细菌的分解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下列是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上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到培养基的表面。
(2)下面是两种培养基配方
表1:A培养基配方
KH2PO4 | Na2HPO4 | MgSO4· 7H2O | 葡萄糖 | 尿素 | 琼脂 | H2O |
1.4 g | 2.1 g | 0.2 g | 10.0 g | 1.0 g | 15.0 g | 1000 mL |
表2:B培养基配方
纤维素粉 | NaNO3 | Na2HPO4· 7H2O | KH2PO4 | MgSO4· 7H2O | KCl | 酵母浸膏 | H2O |
5 g | 1 g | 1.2 g | 0.9 g | 0.5 g | 0.5 g | 0.5 g | 1000 mL |
①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________(用字母顺序回答)。
a.倒平板 b.计算 c.溶化 d.称量 e.灭菌
②通常培养基采用________灭菌,在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上述__________(A、B)配方的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④据B培养基的成分,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内不能完成④⑤过程
B.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由蓝色最后变成绿色
C.图中X表示O2,它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
D.图中催化②、③过程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表示培养基中加入了这种物质,“-”表示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这种物质。
A. 甲、乙、丙都是异养型微生物
B. 甲、乙都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
C. 甲是自养微生物、乙是异养微生物、丙是固氮微生物
D. 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大肠杆菌接种到适宜的细菌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所得结果列表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所作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编号a和f比较可知,有大肠杆菌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
B. 根据编号b和c的观察结果,可知抗生素Y比抗生素X的杀菌能力强
C. 将编号e和a的结果比较可知,0℃的环境不适合大肠杆菌生长
D. 若揭开编号f的盖子,24小时后可观察到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为纤维单胞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的获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③④培养基都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B. 图中所用培养基矢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C. ④所用的接种方法可对培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
D. 可用刚果红染料鉴定,看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为ATP的分子结构图,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的A为腺嘌呤,B为腺苷
B. 图1中的化学键①在图2中很容易形成或断裂
C. 图2中过程Ⅱ所需的能量都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 图2中催化过程1和过程Ⅱ的酶肯定不是同一种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个菌落
B. 如果要测定②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 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D.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机构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开展了连续若干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横坐标中数值表示某一年末(如“1”表示第一年末)。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________内所有生物及其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图中甲的L值不变,出现该现象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可知:甲种群的数量在前四年未达到____________,乙种群在前三年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填“持续增加”或“持续减小”或“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等量(lOOOmL)的清水和生理盐水后,尿液生成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平均值(图中A、B表示饮用不同液体后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2)在A、B两条曲线中,饮用清水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大量清水被人体吸收后,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减弱对_________的刺激,使_________的分泌减少,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减少,尿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2表示图1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浓度为10mmol·m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pH可能低于②③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可被完全分解,而后酶将失去活性
C.温度越高,酶促反应速率越快,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②③
D.曲线④可表示反应过程中酶浓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