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652  166660  166666  166670  166676  166678  166682  166688  166690  166696  166702  166706  166708  166712  166718  166720  166726  166730  166732  166736  166738  166742  166744  166746  166747  166748  166750  166751  166752  166754  166756  166760  166762  166766  166768  166772  166778  166780  166786  166790  166792  166796  166802  166808  166810  166816  166820  166822  166828  166832  166838  166846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生物浮床技术是以浮床作为载体,把某些水生植物种植到水面,达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效果。下图为生态浮床实景图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物浮床技术的应用使该池塘植物的空间结构在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复杂化。由于浮床植物和浮游藻类之间存在对_____________的竞争,从而抑制了水华的发生。

2)该水域在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内部因素是物种的丰富度和______。但若向该水域中大肆排放污水,依然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崩溃,原因是______

3)生态浮床净化了污水,水体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该水域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浮床上栽种和生长了大量植物,被称为“水上花园”,具有良好的景观美化效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DNA含量一定相同

B. 乙细胞正在进行染色体复制,着丝粒一定不分裂

C. 丙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一定是两种

D. 丁细胞发生了染色体交换,①中同一基因座位上的遗传信息一定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1)选择工业污染区A______地区B;

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若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右下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

1 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

地区


浅色蛾

黑色蛾

工业污
染区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52

150

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与评论:

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 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 1。请利用F1 的饿,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

试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己知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有一对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猫的毛色,B为黑色,b为黄色,B和b同时存在时为黄底黑斑。

请回答(只要写出遗传图解即可):

(1)黄底黑斑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________

(2)黑色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图,并回答问题:

1)某人赤足行走,踩到一枚图钉,脚会立即缩回,这个反射活动称为________反射(条件或非条件),它所经过的途径依次是:感受器→( 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2)神经细胞间兴奋是通过_______(填写结构名称)传递的,传递的化学物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桦尺蠖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蠖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蠖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非工业污染区B

②收集桦尺蠖,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若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诱捕桦尺蠖,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的桦尺蠖回收率的柱形图_________

桦尺蠖释放数和回收数表

地区

项目

浅色桦尺蠖

黑色桦尺蠖

工业污染区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52

150

非工业污染区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与讨论:

①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桦尺蠖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蠖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杂交F1中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的桦尺蠖,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

a.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结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_(正、负或零)电位。当动作电位已通过神经纤维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给A食物刺激,E分泌胃液,此反应为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

3)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在②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B图是A图①的一段,如B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___________ ;电流计c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5)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下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速度。

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部分。从反射弧的结构来看,坐骨神经属于________神经。

②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秒,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秒。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厘米和10厘米。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___________/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abcde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图乙表示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细胞膜的B是磷脂双分子层,请对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呈双层分布的原因做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0~1h内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2~4 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当原生质体的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最著名的耐盐植物是盐角草,它能生长在含盐量高达05~65%的盐沼中,已知盐角草的根部吸收无机盐离子需要载体蛋白,如果要设计实验证明其吸收方式是图甲中的a还是d,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以对K+的吸收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细胞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和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4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4很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5具有选择透过性,2不具有选择性,请你对这种说法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细胞核的功能,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变形虫的核从其体内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中的一系列变化。请你推测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如图: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下图所示。

(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

(2)上述图中最有效的是 培养皿中的抗生素。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 点。

细菌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 ,细菌的抗药性产生于环境变化之 (”“”),抗生素对细菌变异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

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菌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