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相同的萝卜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c浓度溶液中的萝卜细胞的吸水能力依次减弱
B.b浓度溶液与该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不相同
C.c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人b溶液中质量将减小
D.若要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需将萝卜置于c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双层膜的细胞器
B.若乙中不含结构②,则乙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C.真核细胞中有双层膜结构的除①②外,还有细胞核
D.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结构区别在于是否有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改变坐标,曲线的变化最大的是
A. ①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pH”
B. ②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02浓度”
C. ③将横坐标的“有丝分裂”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D. ④将横坐标的“光照强度”改为“物质浓度”,纵坐标“光合速率”改为“运输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某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两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Ⅰ1和Ⅰ2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 AaXY、AaXX
C. 若Ⅲ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是由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D. 若Ⅱ5和Ⅱ6结婚,则所生孩子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只有⑦中存在色素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的核酸都在④
C.⑨是细胞的代谢中心和遗传控制中心
D.蓝藻细胞不含⑦,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以某种植物抗螟非糯性植株(GGHH)与不抗螟糯性植株(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 66:9:9:16,则F1中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 清水中观察,然后用 0.3g/mL 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对此现象 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 保卫细胞由于失水,从而导致气孔开放
B. 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因失水而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气孔关闭
C. 叶片在清水中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气孔开放
D. 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圆圈“ O”代表磷 酸基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B.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
C.丙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D.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这被科学家称为“内共生起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绿体中可能存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B.原始真核生物吞噬蓝藻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C.由此可猜测,线粒体也可能是由真核生物吞噬某种细菌逐渐形成的
D.叶绿体外膜的结构和功能更像真核细胞的细胞膜,而叶绿体内膜的结构和功能更像原核细胞的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雌雄异株植物,叶片形状有细长、圆宽和锯齿等类型。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取杂交Ⅰ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
B. 选取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
C. 选取杂交I的F1中锯齿叶植株,与杂交ll的圆宽叶亲本杂交,杂交1代中有锯齿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1:1,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
D. 选取杂交ll的F2中所有的锯齿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锯齿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