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非洲猪瘟(ASF)1909年在肯尼亚首次被报道,2007年开始在全球多个国家扩散流行,2018年8月以来,我国多地也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因为非洲猪瘟病毒(ASFV)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尚没有有效的疫苗。下图为猪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种化合物,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某种细胞,其中⑩树突状抗原呈递细胞能够吞噬病原体。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_________中分化而来。
(2)ASFV的靶细胞是猪的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该靶细胞与图中细胞___________(填写数字)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
(3)ASFV在初次入侵猪体内时,猪体内的细胞______(填数字)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4)ASF的致死率可达100%,这是因为ASFV能够将猪体内大量的巨噬细胞破坏从而使得猪的___________免疫受到破坏。
(5)据最新报道,ASFV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疫苗属于____________。
(6)TNF-a由巨噬细胞产生,可诱导多种调节免疫细胞作用和介导炎性反应的分子产生。A238L蛋白是ASFV重要的宿主免疫调节蛋白。通过A238L蛋白抑制猪巨噬细胞TNF-a的表达,是ASFV免疫逃逸的有效机制。配制培养液培养ASFV,再从培养液中提取ASFV的A238L蛋白进行研究,此方法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则该过程发生了:
A.交叉互换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交叉互换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C.基因突变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基因突变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正常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着丝点分裂最可能发生在
A.CD段B.BC段和FG段
C.AB段和FG段D.BC段和HI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
(1)人体中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______的运输。
(2)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_______,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参与②过程的RNA还有______。
(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有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_________的合成。
(5)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此生理过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图1为该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图2和图3是对其部分过程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PER基因________________(是/否)存在于垂体细胞中,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变化周期约为________________小时。
(2)据图1中的过程③可知,PER蛋白的合成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正反馈/负反馈)调节。该图过程②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向左/向右)。
(3)图2和图3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填数字序号),图2中碱基配对方式与图3中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图2过程的进行需要_______________酶催化,图3中决定氨基酸“天”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昼夜节律,并使睡眠质量降低。据图3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体内氨基酸水平较低,部分tRNA由于没有携带氨基酸而成为空载tRNA,空载tRNA进入核糖体,导致________________终止,而影响人体昼夜节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家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是显性遗传病,另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如图是该家庭的系谱图,其中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其他成员的染色体正常.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伴ⅹ隐性遗传病
B.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导致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可能是2号个体产生了不正常的配子
D.3号个体和4号个体结婚后生育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2n的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①③表示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4n
B.①②含2个染色体组,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m
C.①与③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1
D.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
(1)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稳定在_____g/L。
(2)图中的激素B是______,细胞A是______细胞,其膜上葡萄糖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3)若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则激素B与其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中肝糖原的分解速度将会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4)GLUT4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它能够帮助细胞从外界环境中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内。根据下图胰岛素作用机理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当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蛋白M结合之后,促进含GLUT4囊泡和_______的融合,从而导致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增加,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该过程利用了膜结构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②结合图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_(填下列字母)。
A.体内产生蛋白M 抗体
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C.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图解(部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_______,该结构能与其他神经元的_______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2)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______,它通过______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3)图中AMPA所在的膜上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
(4)若某大鼠自身产生了针对BDNF的抗体,导致患病,该病属于________病,该病鼠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变化是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大脑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的建立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上发生了复杂的神经调节。其基本过程:肌肉被重物牵拉引起肌梭兴奋,通过α神经纤维和γ神经纤维导致梭外、梭内肌纤维收缩。α神经元兴奋使梭外肌纤维收缩以对抗牵张,γ神经元兴奋引起梭内肌纤维收缩以维持肌梭兴奋的传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从而提起重物。下图是表示该反射通路的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
(1)ɑ神经元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的点位变化表现为_______,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内流所导致的。
(2)ɑ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______(单向、双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
(3)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是___________,A神经元属于_________。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4)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上图中所示部分共有_______个突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