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中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的过程
D. 甲、乙各重复10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60年代后,医院开始用淀粉酶代替酸分解淀粉,如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
B.pH为3和9的两只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pH为13的试管调到PH为7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D.淀粉酶的作用是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实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H点时植物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因为D点后CO2浓度开始下降
C.处于实线与虚线交叉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经历一天的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有积累,容器内O2含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内具有多种miRNA对基因表达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miRNA-301a(某种miRNA)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用于研究miRNA-301a的调节功能。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下图为miRNA形成和发挥作用的过程简图,据图可知miRNA基因通过___________形成前体miRNA,然后经过________过程形成miRNA,miRNA通过________调控翻译过程。
(2)构建miRNA基因敲除的小鼠。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注:gRNA与Cas9蛋白结合后可以切割DNA
①取miRNA基因:根据mi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通过_________技术扩增得到miRNA基因。同理构建gRNA的模板DNA。
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构建如下图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
③通过体外转录获得miRNA-gRNA,再将miRNA-gRNA与Cas9混合后采用显微注射技术注入小鼠__________________中。
(3)经上述操作获得的8只小鼠称为F0代。
①经过限制酶Ⅰ剪切后电泳检测小鼠miRNA基因敲除情况如下图所示。
F0代小鼠检测其中5号为野生型,M为标准物)F0代中_____________号为基因敲除小鼠,经过基因测序后选择_____________与敲除碱基对数目最多的4号小鼠杂交,产生F1代小鼠。
②用限制酶Ⅱ剪切后电泳检测F1代小鼠如图1所示。
从F1中选出4号和5号个体杂交产生F2代小鼠,然后用同种方法检测F2代小鼠结果如上图2所示,最终确定F2代中________号小鼠为miRNA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是某种初级消费者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3000只
B.1820—1840年间该种群数量逐渐增加
C.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20年
D.图乙第15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1880年的种群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
B.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体现了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图示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处于图1 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二倍 ②图2中甲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 ③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甲、丁细胞处于DE段 ④图2中甲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⑤图1中C→D可能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所致
A.①⑤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都能产生可育配子
B.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B组的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A、B、C三组方法中,C 组需要处理大量供试材料
D.A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F2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钾离子浓度甲处膜内比乙处膜外高
B.在静息状态时,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mV
C.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也能测到电位变化
D.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一个刺激则一定发生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乙病是伴性遗传病,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2致病基因来自Ⅰ-1和Ⅰ-2
C.II-5的基因型是HHXTY或HhXTY
D.若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40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