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甲、乙、丙中表示下丘脑对内分泌腺分级调节模式的是(_________)。
(2)若激素甲是甲状腺激素,促进其分泌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分泌还有反馈调节,反馈调节的靶腺为____________。激素能“定向”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组织),主要机制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模式(__________),它由_______合成,作用的靶器官及其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可刺激该激素分泌量增加。它的调节意义在于____________。
(4)血糖升高,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也可通过图中模式(__________)进行调节,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摄取葡萄糖、氨基酸等_______(增加/减少);甘油三酯等物质分解______________(增加/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一表示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二表示25℃时,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主要为过程②提供__________,形成物质d的能量和H+分别来源于(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新陈代谢的角度来看,过程④、⑤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图二A、B两种植物,植物(________)较耐阴。
(4)给予A植物3klx光照16小时黑暗8小时,一昼夜中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mg。若A植物的呼吸商(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消耗的O2量)为0.9,在6.5klx光照强度下,它除了完全吸收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外,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___________mmol/m2·h。
(5)若B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30℃、25℃,将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二中m点位置如何变化?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 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 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 如果该种群为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对病菌免疫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与合成转运排出⑥有关的细胞器除了图中显示的结构外,另有____________。
(2)如果过程a是人工接种,则①需经____________处理;过程h也是人工免疫,该过程是__________(主动/被动)免疫。a、h两种人工免疫中,过程(_______)的免疫见效快,作用维持的时间__________(长/短)。
(3)g是细胞②的免疫应答过程,即_______________。过程c显示,细胞②与③具有_________________关系。
(4)当①再次入侵人体,图中(_________)能产生二次免疫反应。人工免疫h能否产生二次免疫?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是 H7N9 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图乙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该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B淋巴细胞
B.经过甲图中的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
C.图乙中细胞 4 为 B 细胞,其与细胞 5、6 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D.有细胞 6 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②③依次为淋巴、组织液和细胞内液
B. 葡萄糖、氨基酸、水、脂肪酸都可由肠进入①
C. 蛋白质、糖原、激素都可通过①和②进入③
D.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③中的K+大量进入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若将某种兼性厌氧菌接种到糖类培养液中,先在有氧条件下培养,然后转到无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糖类及菌体产生的物质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______时间内该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后该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15分钟ATP相对浓度增加10,后15分钟ATP相对浓度增加5,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菌培养液中添加相关的酶,其他条件不变,ATP生成量与原曲线比较,发生了变化,图二①和②中符合这种变化的是(实线表示原曲线,虚线表示酶量增加的曲线):__________,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结构甲中存在感受器且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
C. 上图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
D. 结构乙除了释放抗利尿激素外还能够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一是酵母菌细胞示意图,图二是某生物某部位细胞图,两图放大倍数不同。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中k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 e的主要组成物质及其结构是__________。
(2)形成图二结构x的主要物质来自(________)。从图二细胞特点来看,它可能是__________(营养、保护、分生、输导、上皮、分泌)组织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一、图二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图一中调节渗透作用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在面包生产中,影响酵母菌渗透压大小的主要是糖、盐这两种原料。当某种酵母配方中的糖量超过6%时,便会抑制发酵作用。为提高面包的甜度,又对渗透压影响较小,选择__________(5%葡萄糖溶液、5%蔗糖溶液)用于发酵为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①⑦中需抗原刺激才能产生的有④⑤⑥⑦
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①②③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于分化产生了差异
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的斜率
D.图乙总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