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据图回答。
(1)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在该实验中是作为_____基因。图中通过过程①形成重组DNA,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______。限制性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画出农杆菌质粒被限制酶I切割所形成的DNA片段末端碱基序列______。
(2)在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时通常依据质粒上的______________的表达。
(3)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阻碍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合成时的_____过程,最终使番茄获得抗软化的性状。
(4)为促使图中培养②过程的顺利完成,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的调节物质是______,比例为______;要快速繁殖转基因抗软化番茄植株,目前常用的生物学技术是_______,这种技术可保留番茄植株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_________。
(5)为防止转基因番茄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它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可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到番茄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结构)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I.光合作用反应如下图1,A,B,C,D分别表示物质,X,Y分别表示生理过程。
(1)图1中X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物质D是__________,物质B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
(2)光合作用中最终的电子供体是________。
(3)图示箭头①表明(____)
A.该光强下,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B.该光强下,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C.该光强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该光强下,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II. 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开始时CO2量(g)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12h后CO2量(g) | 4.5 | 5.1 | 3.5 | 5.4 | 1.9 | 5.9 | 2.0 | 5.8 |
(4)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实验变量是_____,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个)
(5)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里标出光照强度为1000 Lx,温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的光合速率,并请注明横坐标所表示的变量和具体数值。
________________
(7)在光照强度为1000Lx,温度为30℃时,12小时每株天竺葵可积累葡萄糖_____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8)如果用图(二)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且测量指标为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该装置需要作适当修改,具体修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尺蛾的体色(黑色和浅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尺蛾中黑色的比例越来越高。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煤烟控制计划,大气污染得到了治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黑尺蛾为了适应地衣的颜色体色逐渐变浅
B. 控制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了不定向的改变
C. 黑尺蛾与白尺蛾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
D. 该变化是由于黑尺蛾迁离,白尺蛾迁入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b、c表示细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由______________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
(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
(3)当抗原经过④⑤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4)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试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请据此回答。
①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②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
③衰老的红细胞成为________________,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消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乙示分泌细胞分泌物质过程。图丙是基因型为AaDdEe的某种动物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标号③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中学实验常用的属于这类染色剂的有____________溶液。(举一例)
(2)若将图甲细胞放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则可测到3H的结构有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
(3)与甲图中的细胞相比,固氮菌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图乙细胞分泌的物质X是胃蛋白酶,则与其合成、运输与分泌的相关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说明生物的特性为_________________。
(5)图丙所示该种动物细胞内含有 ______ 对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共含______个DNA分子;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含________条染色单体。由此图可判断该动物雌性个体能形成________ 种卵细胞。
(6)若图丙所示的次级卵母细胞占该类细胞总数的4%,则连锁基因间的交换值为___________。如该动物与异性测交,产生基因型为AaDdee的个体理论上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K”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h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 或 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g传到h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兴奋不能由h传到g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_______(填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根部“③→④”的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B.生长素对②处和⑥处的作用相同
C.两种现象说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
D.两种现象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
B. 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C. 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D. 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发生K+外流和Na+大量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锌指核酸酶(ZFN)是由锌指蛋白(Zn)与核酸内切酶(FokI)组成的融合蛋白.每个FokI单体与3个锌指蛋白单元相连,构建一个ZFN.通过3个Zn的组合可构建识别不同序列的ZFN.当2个ZFN的识别位点相距恰当的距离时,2个ZFN就形成二聚体产生酶切功能.图1表示锌指核酸酶的作用过程,其中虚线段之间为6个碱基对.
(1)据图1分析,在锌指核酸酶中,识别特定核酸位点的结构是_____,切断相邻核苷酸之间化学键的结构是_____.
(2)据图1分析,一个ZFN单体能识别_____个碱基的特定序列,图1中的2个ZFN单体识别的碱基序列_____(相同/不相同).
双链DNA分子中常存在4﹣8对碱基序列,呈旋转对称回文结构.不同的回文结构能被不同的限制酶识别并切割,如下表所示.回文序列也可通过构建相应的锌指核酸酶进行切割.图2为一段已知的碱基序列.
表:识别的回文序列及切割位点
限制酶 | BamHⅠ | HindⅢ | EcoRⅠ | SmaⅠ |
识别的回文序列及切割位点 |
(3)表中能够对图2序列进行切割的酶是__,并将该限制酶切割所产生的末端序列在下边方框中补充完整___.若要得到相同的末端,所构建的ZFN在①链上的识别序列是_____(从左到右书写).
(4)理论上,通过不同锌指蛋白单元的组合,ZFN可以酶切DNA片段上任意的部位.那么理论上一个锌指蛋白单元有_____种,由其构成的ZFN有_____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