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高浓度CO2处理对某种植物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对照组植物以大气CO2 浓度处理150天、实验组植物以高浓度CO2 处理相同时间,随即将两组植物均转移至大气CO2 浓度条件进行恢复实验30天,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高浓度CO2处理结束植物净光合速率明显提高
B.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植物净光合速率一定下降
C.推测恢复初始时的实验组净光合速率低于结束时
D.气孔开放度下降是植物对高浓度CO2环境的适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裸鼹鼠是一种地下穴居的小动物,以植物的地下茎为食,这样的栖息环境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生命特征,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
(1)科研人员分别统计小鼠和裸鼹鼠性成熟后的死亡率,结果如图1所示。
据图分析,性成熟后________的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可能的原因包括________。研究发现裸鼹鼠的寿命长,并且性成熟后到死亡一直可以繁殖,其种群数量却保持相对稳定,推测其________较低。
(2)科研人员对小鼠和裸鼹鼠在特殊环境中的代谢状态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
①将两者均置于低氧(5%氧气)和无氧环境中,分别统计它们的存活时间,结果如图2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
②进一步对两者组织细胞内部分物质代谢途径(图3)进行了相关研究。
I.有机物被逐步分解,依赖于酶的________性。其中PFK(酶)活性受H+浓度等因素的调节,当H+浓度较高时,PFK几乎无活性;H+浓度较低时,酶活性恢复,这种调节方式为________。
II.在低氧环境中,实验检测两者脑细胞中GLUT5(转运果糖的载体)、KHK(酶)的含量,结果如图4所示。科学家据此推测,缺氧时裸鼹鼠脑细胞主要通过消耗________供能,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
(3)裸鼹鼠具有一些特殊的生命特征是长期适应________生活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
B.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 (A1+B1+C1+A2+B2+C2+D2)
D.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D1/W1)×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鼠的毛色有agouti色、黑色、白色、黄色等几种类型,科研人员对小鼠毛色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1)实验用黑色品系小鼠与agouti色系小鼠杂交,F1代均为agouti色,F2代结果见下表。
杂交组合 | agouti色 | 黑色 | |
组合一 | agouti色♂×黑色♀ | 168 | 58 |
组合二 | 黑色♂×agouti色♀ | 152 | 49 |
据此推断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若用A和a表示控制毛色形成的相关基因,F2代agouti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小鼠的毛色主要由毛囊黑素细胞合成的黑色素种类所决定,其分子机制如下图所示。
① 已知A基因表达结构正常的ASP,a基因表达结构异常的ASP。由图可知,Mc1R为MSH和结构正常ASP的________,且当MSH和ASP共存时,Mc1R优先与________结合。据此分析黑毛小鼠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下表为agouti毛色小鼠的A基因在毛发生长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请在图示相应位置标出毛色。agouti毛色形成机理说明:A基因并不直接控制agouti毛色形成,其产物ASP作为一种________分子起作用。
毛发生长时间 | A基因表达情况 |
1-3天 | 不表达 |
4-6天 | 表达 |
6天以后 | 停止表达 |
③ A基因可以突变成显性黄色基因(Avy),使小鼠每根毛全为黄色,说明Avy基因和A基因在表达上的差异是:________。
(3)小鼠毛色的形成还与控制色素合成的B基因有关,b基因不合成色素,成为白鼠。即A基因的显性作用是建立在小鼠毛囊黑素细胞能够产生色素的基础上,推测组合一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4)给怀孕母鼠食物中添加叶酸、胆碱等富含甲基的添加剂,出生的Avya 小鼠也会出现agouti毛色,此现象说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C.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
B.t2时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比t3时大
C.t2~t4,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t4之后乙种群的数量仍能无限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Ⅰ、Ⅱ可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茎的作用
B.曲线Ⅰ、Ⅱ可分别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作用
C.a、b点可分别表示单侧光下胚芽鞘向光侧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D.c、d点可分别表示水平放置的植物茎的远地侧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血液中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会诱发高胆固醇血脂症,科研人员对此疾病的致病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1)正常人体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LDL-C与细胞膜上的LDLR特异性___后,以________方式摄入细胞。LDLR重新回到细胞表面发挥作用,从而________LDL-C在血液中的含量。
(2)据图2分析,LDLR与PCSK9蛋白结合后,其空间结构改变,导致不能________;且LDLR被相关酶降解,直接导致________过程受阻,从而引起高胆固醇血脂症。
(3)根据上述研究,可以________作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该抗体制成靶向药物,治疗高胆固醇血脂症。研究人员将高胆固醇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这种单抗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相关研究,临床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单抗靶向药物剂量 | 实验 人数 | 给药 间隔 | LDL-C降低量 (%) | LDL-C处于 正常水平的人数 |
150mg | 15 | 4周 | 28.9 | 4 |
200mg | 15 | A | 31.5 | 3 |
300mg | 15 | B | 42.5 | 10 |
150mg | 15 | 2周 | 67.9 | 15 |
①实验研究目的是:________。
②由结果可知:给药间隔相同时,这种单抗靶向药物降低血液中LDL-C的程度与给药剂量成正相关,请完善上表中的实验设计,A:________,B:________。
③本实验治疗效果最佳的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中________的作用更关键。/p>
(4)他汀类药物是常规的降脂药物,请你提出一个能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并简述实验分组方案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箭头表示光照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与⑥对照可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B.②和④的弯曲生长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
C.①和⑤的弯曲生长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有关
D.③和⑥对照可说明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狼蛛是肉食性动物,为探明其听觉在寻觅定位猎物中的作用,研究者比较了狼蛛对有果蝇振翅声源端和无果蝇振翅声源端的反应,实验装置及结果如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下表为不同距离下狼蛛对有声源端和无声源端的选择指数比较
距离(cm) | 有声源端 选择指数(%) | 无声源端 选择指数(%) |
3 | 80.55 | 19.45 |
6 | 69.45 | 30.55 |
9 | 69.45 | 30.55 |
12 | 61.11 | 38.89 |
15 | 50.00 | 50.00 |
A. 在食物链中,狼蛛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
B. 果蝇振翅声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
C. 狼蛛对有声源端选择指数与距离呈正相关
D. 狼蛛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