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植物水培生长系统的示意图,培养槽中放置了能产生小气泡的多孔固体作为气泡石。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气泡石用于保持溶液中氧的饱和状态,避免根系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B. 营养液中的水和矿质元素充足时,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根系细胞
C. 相比土壤种植,水培系统增加了植物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可利用性
D. 当营养液的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鼠分组 |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初次注射抗原 | 抗原甲 | 抗原乙 | ||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 ||||
再次注射抗原 | 抗原甲 | 抗原乙 | 抗原甲 | 抗原乙 |
(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特异性免疫发生,应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抗体”或“淋巴因子”)。如果四组再次注射抗原后检测的相应物质含量都很高且相差无几,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再次注射抗原后,四组检测的结果均有差别,则上述四组小鼠中最可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____。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4)某小组小鼠再次注射同种抗原的时候,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症状,该组小鼠体内最可能是发生了________(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敏反应或自身免疫病),其特点一般有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丘脑既是中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枢纽,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分泌的_____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_______,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_____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________,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腺体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 | ||
注射前 | 注射后 | |
健康人 | <10 | 10~40 |
甲 | <10 | 10~40 |
乙 | 10~40 | >40 |
丙 | <10 | <10 |
①通过抽取血清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甲状腺_____________(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是____________。
(4)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的时候,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还会产生冷的感觉。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的原因是_______;同时人体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______调节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甲状腺激素有________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鹿茸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控制马鹿后代的性别、提高雄性比例是提高鹿茸产量的重要手段。Zfx/Zfy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互为等位基因,表达的锌指蛋白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的调控,是早期胚胎发育的性别决定因子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Zfx/Zfy基因随XY的分离而彼此分离
B.用限制酶切割X和Y染色体的DNA获得Zfx/Zfy基因
C.RNA聚合酶催化Zfx/Zfy基因转录形成不同的mRNA
D.利用PCR技术特异性扩增Zfx基因可以鉴别胚胎性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揭示了细胞是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下图一是人体对于环境中氧气的变化而调节红细胞数量的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作用,EPO为促红细胞生成素)。研究表明,在肾脏细胞内存在一些分子(氧感受器)在缺氧条件下被激活,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图二是10名登山队员(24~38岁)在中尼边境攀登过程中平均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与平均夜营高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缺氧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调节,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血液中O2分压增加,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保证了体内红细胞数量的保持相对稳定。
(2)从图一可以看出,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发生障碍,无法排除含氮类代谢废物)容易发生贫血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与鸡的红细胞相比,人成熟的红细胞在显微镜下最明显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从图二曲线可知,登山第37天之后,红细胞数量不再增加,但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仍在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登山运动员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最高的时间应该在红细胞含量最多______。(填“之前”或“之后”)
(4)在登山37天之后,登山运动员仍处于高海拔地区,体内红细胞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我国在高海拔的昆明建有很多体育训练基地,中长跑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这些基地训练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中枢神经系统与相关内分泌腺的关系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结构为突触B.激素甲可能是肾上腺素
C.激素乙可能是胰岛素D.激素丙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兴奋地传递方向是①②
右肌肉
③
④
左肌肉
B.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①③,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②④
C.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局部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
D.给③一强刺激,只有左肌肉能产生收缩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会发生复杂的神经调节。如图是表示该反射通路的简图,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神经元、
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神经元兴奋后,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和A神经元
B.图中的γ神经元兴奋后,可以传递给梭内肌纤维和A神经元
C.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中只存在效应器
D.神经元兴奋后,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胰岛素除了能降低血糖,还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有误的是
A.胰岛素受体的激活能加快神经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血糖
B.胰岛素受体的激活可以抑制神经元中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抑制神经元的凋亡
C.由图可知,某些糖尿病患者可能胰岛功能正常,且胰岛素含量偏高
D.上图充分的体现了神经元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
、
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
~
~
,或
~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和dATP都可以直接作为原料来合成DNA,并为其提供能量
B.若ATP形成ADP的同时可将磷酸基团转移至DNA末端上,则利用A-~
~
,可得到32P标记的DNA
C.若用dATP作为DNA合成的原料,则需要32P标记dATP的位上的磷酸基团才能得到32P标记的DNA
D.用一个两条链都标记的DNA为模板,用不带标记的dATP为原料,合成n个DNA,其带标记的DNA所占比例为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