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激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生根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起着相似的作用
B.甲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本实验也可用插条上根的总长度作为检测指标
D.若要进一步探究甲的最适浓度,需在5-100mol/L范围内设置梯度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细胞分裂间期,线粒体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 3 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 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自身能合成胆碱
B.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胆碱有3H标记
C.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线粒体是分裂增殖形成的
D.在分裂期,线粒体中无法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产生大量ATP
B.阶段A、阶段B均为阶段C提供了氢和能量
C.人体肌肉细胞产生物质①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D.阶段A、阶段B均需物质②的存在或参与才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甲、乙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跨膜运输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仅与甲的运动性有关
B.甲、乙均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以②方式进行
D.婴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抗体以④方式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
(1)E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它必须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2)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_________,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膝反射进行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如图为膝反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适宜电流刺激A,可产生膝反射
B. 膝反射的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其反射中枢是②
C. 膝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位于伸肌中
D. 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B处,仅结构③上电位表指针会偏转,结构④上不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北极熊生活在北极的冰原和浮冰上,海洋食物链中主要以海豹为食,陆地食物链中主要以驯鹿为食,食物网关系如图所示,请选出正确的是:
A.图中的生物构成 5 条食物链,其中处于第二个营养级的生物是浮游动物、北极兔
B.北极冰原和浮冰的不同地段,物种组成的差异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
C.由于冰封期的缩短,导致北极熊滞留在陆地上的时间延长,则可使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苔藓和地衣的数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
D.若发现一种含多溴联苯的阻燃剂随被污染的水流和北行风进入了北极,并在北极生物体内被发现,则北极熊体内浓度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 2 和O2 传感器的 100mL锥形瓶中,加入 40mL 活化酵母菌和 60mL 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 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t1→ 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增加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 时快
C.若降低 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变长
D.若将锥形瓶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可以制造无氧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池塘底栖动物主要有软体动物类(铜锈环棱螺等)、寡毛类(苏氏尾鳃蚓等)、摇蚊类(羽摇蚊等)。科研人员研究了该池塘底栖动物能量流动过程,构建了下图所示模型,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流经底栖动物的总能量是2119.5KJ·m2·a-1
B.底栖动物同化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
C.图中“X”包含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D.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甲状腺主要是由许多滤泡上皮细胞组成的,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少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液高 20-25 倍. 下图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甲状腺素的形成过程图(TG:甲状腺球蛋白;T:酪氨酸;MIT:一碘酪氨酸 DIT:二碘酪氨酸),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滤泡上皮细胞从血浆中摄取氨基酸,在_____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继而加工并浓缩形成分泌颗粒,再以胞吐方式排放到腺泡腔内贮存.
(2)滤泡上皮细胞能从血浆中以_____的方式摄取I-,I-经过_____的催化作用而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内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3)滤泡上皮细胞在_____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以_____方式摄取滤泡腔内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成为胶质小泡,胶质小泡与图中 L 所示的_____(细胞器)融合,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 L 内水解酶分解形成大量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少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即甲状腺激素素,于细胞基底部释放入血浆。
(二)家鸡感染某种鸡瘟病毒两天后开始逐渐发病死亡,约一周内全部死亡,研究发现注射某种多肽 P 可有效预防鸡瘟发生,请设计实验验证多肽 P 的作用。(要求与说明:实验具体操作不作要求)
材料:正常且相近生理状态的鸡若干只、某种鸡瘟病毒、多肽 P 制剂、注射器等请回答:
(1)实验思路:①将正常且相近生理状态的鸡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 A、B、C3组
②先给C组提前注射接种多肽P,A、B 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鸡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隔离饲养
③_____
④每天观察鸡的存活情况并统计各组的存活率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各组鸡的存活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推测接种多肽 P 的免疫方式为_____。
②疫苗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体内,推测以下疫 苗类 型最可能通过口服的是_____。
A.灭活的微生物 B.分离的微生物
C.分离的微生物产物 D.减毒的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