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微电极记录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研究神经冲动产生、传导和突触传递原理的常用方法。根据以下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1)当图1中的微电极M记录到动作电位时,突触小泡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_________。突触后膜上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在突触小体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微电极N上也会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幅度几乎相等的微小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结合突触的结构和突触传递的过程,分析导致该电位变化产生的原因:_____。
(3)在某些突触中,突触小体产生动作电位后,微电极N上记录到电位负值增大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如图3所示。已知K+和C1—通道都参与了IPSP的形成,IPSP产生的原理是___________。
(4)已知从刺激开始到动作电位产生有一短暂的延迟,且与刺激强度有关。为了规避该延迟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请利用微电极记录技术设计实验,精确测量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度:__________。(实验仪器:微电极记录设备、刺激器、计时器、刻度尺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棉花栽培中,适时打顶(去顶芽)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打顶解除了顶端优势,会改变棉株的生长中心,影响植株体内光合产物和矿质养分的分配,但打顶后棉株叶片在花铃后期出现早衰现象。科研人员研究了打顶后涂抹NAA对长绒棉结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处理组 | 单株结铃数/个 | 单株成铃数/个 | 单株成铃率/% | 单株产量/g |
①不打顶 | 33.6 | 16.7 | 49.7 | 44.1 |
②打顶 | 29.6 | 19.3 | 65.2 | 56.9 |
③打顶+N0 | 29.3 | 19.2 | 65.5 | 57.7 |
④打顶+N1 | 37.0 | 29.7 | 80.3 | 71.9 |
⑤打顶+N2 | 27.0 | 17.0 | 62.8 | 47.9 |
注: N0:打顶后立即将空白羊毛脂放在切口;N1:打顶后立即将含浓度为3×10-3mmol·L-1NAA的羊毛脂放在切口;N2:打顶后立即将含浓度为3×10-2mmol·L-1NAA的羊毛脂放在切口。
(1)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②和③的实验结果相差不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处理④棉株的单株产量较高的原因是外源适宜浓度的NAA能____________,提高结铃数和成铃率。
(3)打顶后涂抹一定浓度的NAA既保证了打顶后棉株体内的合理的生长素水平,有利于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________器官,又可避免因不打顶使棉株具有旺盛的顶端生长优势,从而使养分过多消耗在________器官上。
(4)为探究打顶后棉叶出现早衰现象的原因,科研人员在花铃后期检测了处理①、②、④组的棉株叶片内相关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叶片出现早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说明植物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__的结果。
(5)综合研究结果,对棉花生产的指导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乙、丙,为某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不同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三个代表图。由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正在进行有丝分裂B.图乙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C.图丙应是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D.此个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题组为解决本地种奶牛产奶量低的问题,引进了含高产奶基因但对本地适应性差的纯种公牛。
(1)拟进行杂交:♂A(具高产奶基因的纯种)×♀B(具适宜本地生长基因的纯种)→C
选择B作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体内正常_______。若C中的母牛表现为适宜本地生长,但产奶量并未提高,说明高产奶是____性状。
(2)用以上最佳组合,按以下流程可加速获得优良个体。
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对其进行___处理;卵子的成熟在过程___(填标号)中完成。在过程④的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其作用是____。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过程⑤前应鉴定胚胎的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_,在胚胎移植前,可采用__________技术以获得更多胚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是有关神经和内分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与人体稳态相关的三个系统之间的物质联系。请据图回答:
(1) 若图1为人体失水过多时的调节过程,则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促使_______释放抗利尿激素,该激素作用于靶器官,以减少机体内水的排出量。
(2) 若图 1 为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的调节过程,则下丘脑接受刺激后,促使______分泌激素,主要作用于________(靶器官),使血糖含量升高。
(3) 若图 1 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的调节过程,则下丘脑接受刺激后,通过有关神经促进肾上腺分泌激素以及通过有关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靶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用反应式表示)过程增强,以增加产热量。
(4) 由图 2 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__(物质)联系的。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可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简要流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②分别应用了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B. 细胞培养中需提供5%CO2,目的是调节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C. 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D. 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A,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胰岛B细胞是可兴奋细胞,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其细胞外Ca2+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0 000倍,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下图1为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ATP,ATP作为________,与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识别位点结合,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进而触发________。使胰岛B细胞兴奋,此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
(2)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为GLUT-4,其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
①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②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传递,引起________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胰岛素促进细胞内葡萄糖去向中的①和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玻璃温室中,某研究小组分别用三种单色光对某种绿色蔬菜进行光源(补光)试验,结果如图所示,补光的光强度为150μmol·m-1·s-1,补光时间为上午7:00-10:00,温度适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光效果最好的补光组是____。若该补光组在9:00突然停止补光,则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______,C3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2)根据光合色素吸收光谱分析,不同单色光补光后结果不同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Tasuku Honjo在T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膜蛋白PD-1,基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或许就能有效抵御癌症,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PD-1和PD-L1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空间结构均相同
B.PD-1和PD-L1的形成均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C.T细胞不能表达PD-L1是因为其细胞内没有控制PD-L1合成的基因
D.PD-L1抗体可有效杀死肿瘤细胞,PD-1抗体对肿瘤细胞无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W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细胞生长因子,具有强烈的促进细胞增殖等作用。经过大量研究,探明了W蛋白因子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
(1)由图可知,无W蛋白时,β-cat蛋白被蛋白激酶修饰后被________,则目标基因无法转录;而有W蛋白时,其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后,抑制蛋白激酶对β-cat蛋白的降解作用,导致β-cat蛋白在细胞质中积累,并通过________结构进入细胞核,与TCF蛋白结合,一同激活目标蛋白的转录。
(2)β-cat蛋白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异常蛋白不能被蛋白激酶识别,可导致携带此突变基因的个体细胞内W蛋白信号的持续__(激活/抑制),由此判断此突变属于_____性突变。
(3)研究人员构建了TCF蛋白与β-cat蛋白结合区域缺失的突变体,在野生型细胞中大量表达该种突变蛋白将导致细胞对W蛋白信号______(有/无)响应,请结合W蛋白信号的作用途径阐述理由: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A蛋白对于蛋白激酶修饰β-cat蛋白是必要的,A蛋白突变可导致结肠癌,请结合W蛋白信号的作用途径提出治疗A蛋白突变型结肠癌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