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
与质粒DNA重组
导入乙细胞
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
B.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
C.②过程要用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D.④过程中没有碱基互补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影印培养法是一种通过盖印章的方式,达到在一系列培养皿平板的相同位置上出现相同遗传型菌落的接种和培养方法。科学家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的抗药性变异与抗生素作用的关系,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取空白培养基若干分别标记A1、A2、A3……;取加入青霉素的空白培养基若干分别标记B1、B2、B3……。
步骤2:将待测大肠杆菌培养液接种在A1培养基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的表面会出现一些菌落。
步骤3: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在A1上轻轻盖一下,再在B上轻轻盖一下,将A1的菌落位置准确“复制”到B1中。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
步骤4:根据B1中菌落的位置,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见图示),均匀涂抹在A2的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
步骤5:反复重复步骤3、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序号越大的B组培养基上的菌落数越多
B.使用影印培养法可以有效的选择出产生抗药性变异的大肠杆菌
C.多次反复操作后,未接触青霉素的A组与相同序号的B组菌落数越来越接近
D.该实验证明大肠杆菌的抗药性变异早于抗生素的选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B.细胞Ⅲ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Ⅱ、Ⅲ和Ⅳ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Ⅳ作为受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二倍体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
B.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照光
C.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立体农业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B.桑树可以利用沼渣中有机物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
C.蚕沙中的能量属于该生态系统中桑树同化的能量
D.水生植物和桑树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荧光标记的特定DNA片段作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能在染色体上定位特定的基因,其定位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荧光探针所需原料是带标记的脱氧核苷酸
B.荧光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DNA双链中氢键断裂而形成单链
C.降温复性时,探针与基因分子杂交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二倍体生物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最多可有8个荧光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寄生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胃肠道等局部组织感染。检验水样中大肠杆菌数目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其操作流程如图。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伊红美蓝(EMB培养基的指示剂)反应,菌落呈黑色。下列对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测定前,滤杯、滤膜和滤瓶均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处理
B.过滤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杂菌污染
C.将过滤完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完成大肠杆菌的接种操作
D.EMB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只有大肠杆菌能正常生长并形成黑色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代表激素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所代表的腺体名称是下丘脑
B.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将减少
D.人体通过分级与负反馈调节来维持甲状腺激素正常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榴莲香味独特浓郁深受人们喜爱。在榴莲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调节香气物质合成的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或推测正确是( )
A.乙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榴莲细胞的细胞核
B.多聚核糖体的形成,提高了组成L酶的肽链的合成速率
C.核DNA可以通过调控L酶合成直接控制果实的香气性状
D.乙烯通过促进亚油酸合成基因的表达提高香气物质合成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