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示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其中甲、乙代表结构,A~C代表物质.(在[]中限填结构和物质的代号)
(1)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结构[_____]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_____,出现体重减轻的症状。
(2)当血糖进入细胞后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进入血液可与_____发生反应.
(3)分析图中信息,物质C与物质[_____]有协同作用.在体温调节中,物质C通过_____,增加产热量.
(4)有两个因素可以证明“下丘脑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图中表示出来的因素为_____,未表示出来的因素为_____.
如图2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中c激素和d激素的调c激素d激素图2节机制.c激素先同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膜中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引起靶细胞固有反应.d激素则先进入细胞,分别同胞浆受体、核受体结合,启动DNA转录、翻译合成诱导蛋白,引起靶细胞的固有反应.
(5)胰岛素的调节机制与图中_____激素(填字母)调节机制相符合.
(6)据图分析,c、d两种激素之间的差异有_____.
A.受体的种类和分布 B.受体的化学本质C.是否有cAMP的参与 D.是否启动基因表达E.引发固有反应F.作用的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侧芽的生长受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芽并在切口处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图1;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 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图2。
(1)IAA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
(2)实验一中,32 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这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具有__________。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除了合成的葡萄糖带有放射性外,氨基酸、脂肪酸也带有放射性,由此对光合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8 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但IAA浓度并没有减少请对这些结果提出合理的推测:__________。
(5)另有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对萌发的绿豆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组 | 平均每粒绿豆长出不定根数(条) | 每条不定根平均长度(mm) |
浓度为x μmol/L的生长素 | 5.92 | 37 |
浓度为y μmol/L的生长素 | 4.16 | 18 |
浓度为50 μmol/L的生长素 | 4.85 | 20 |
浓度为100 μmol/L的生长素 | 5.02 | 23 |
浓度为200 μmol/L的生长素 | 5.58 | 31 |
蒸馏水 | 3.17 | 14 |
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对绿豆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具有两重性,理由是__________。根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判断,表中x与50、100、200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表中y与50、100、200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藏红花素是藏红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高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抑郁等多种药理作用。2019年7月,中科院天津生物所研究员利用大肠杆菌合成藏红花素方面取得进展。下图为藏红花素合成过程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靶DNA片段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组文库与cDNA文库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在藏红花植株内获得靶DNA分子后用PCR技术扩增目标片段,基本原理是_________,Taq酶催化 DNA 子链的延伸方向为 5'—3',应选择与模板结合的引物是(填字母)________。若向反应体系加入 a 个靶 DNA 分子,经 4 次循环获得目标 DNA 片段所占的比例_______。
(3)为保证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能够表达,构建好的重组质粒应含有以下_________部分(请选择)。
①目的基因 ②引物 ③标记基因 ④启动子 ⑤终止子 ⑥终止密码子 ⑦起始密码子 ⑧复制原点
(4)上述过程中,大肠杆菌成为生产藏红花素的细胞工厂。基因工程中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5)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发挥功能的第一步是____________,检测方法是分子杂交技术,若出现杂交带,则表明成功,具体操作过程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 Ⅰ、BamH Ⅰ、Mbo Ⅰ、Sma 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
(2)若用限制酶Sma 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其产物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隐性纯合子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 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_____种不同DNA片段。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以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
(4)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___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用影印法接种到只含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培养,可进一步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5)假设用BamH Ⅰ切割DNA获取目的基因,用Mbo Ⅰ切割质粒,然后形成重组质粒,若将插入在抗生素B抗性基因处的目的基因重新切割下来,能否用BamH Ⅰ?为什么?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水生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研究人员从某城市内河中取水样分别设置水葫芦、鲢鱼、“水葫芦+鲢鱼”等不同处理组进行实验,分别取样检测水体中总磷浓度变化,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对照处理的水体中不含水生生物,总磷浓度上升
B. 第2、3、4次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
C. 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
D. “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污水的有效处理是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保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絮凝沉降废水的作用。科研人员通过生物技术筛选稳定、高效的絮凝剂产生菌。取少量活性污泥,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制成菌液,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再接种到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培养基,数天后,挑选出生长较好、表面光滑带黏性的______________。
(2)初选菌在培养液中扩大培养后,测定其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效果,并与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作比较。实验组加入含有初选菌的培养液,对照组应该设置两组,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微生物絮凝剂的加入剂量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有机物污染程度用生化需氧量COD表示),科研小组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生活污水均分为多组,分别加入同浓度不同剂量的微生物絮凝剂,培养后取样测定COD去除率。结果如图,得出相应结论。请指出该实验设计中的不严谨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硝化细菌能将硝态氮(如NO3-)转化为氮气(2NO3-+l0e-+12H+→N2+6H2O),广泛用于污水处理。研究人员将1g活性污泥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各取50μL稀释液均匀涂布到含有溴麝香草酚蓝(BTB)的初筛培养基上(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弱酸性溶液中呈黄色,弱碱性溶液中呈蓝色,中性溶液中呈绿色,初筛培养基呈绿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纯化,已获得反硝化细菌。在该步骤中,初筛培养基中的氮源应是__________。在细菌培养过程中,需要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一起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初培结束时,选择的目标菌落周围应呈____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薇甘菊是一种繁殖力很强的恶性入侵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其入侵某生态系统后,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加强,昆虫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如下表。
群落类型 | 未入侵 | 轻度入侵 | 重度入侵 | |
昆虫(种) | 110 | 75 | 55 | |
碳储量 (吨/公顷) | 植被 | 60.2 | 48.6 | 35.7 |
凋落物 | 2.1 | 3.8 | 4.8 | |
土壤 | 180.9 | 151.0 | 122.8 |
(1)分析上表可知薇甘菊入侵对昆虫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强,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控制薇甘菊的入侵程度进一步加大,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同时对另一入侵植物互花米草进行了调查,互花米草在潮间带具有超强的繁殖和扩散力,图示为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底栖动物种类的调查结果。
①研究表明,在两种滩涂中随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_________,影响底栖动物在泥层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根据本调查得到“引种互花米草对滩涂表面底栖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的结论,请对这一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草药之一,其药用成分主要为次生代谢物。植物次生代谢物主要在逆境下大量产生,而干旱是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都有巨大的影响。下图是丹参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过程,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丹参叶肉细胞中捕获光能的物质是________,光照等条件适宜时,A物质的去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季的早晨,在忽然增强光照的情况下检测到图中A物质的产生量忽然增多,但不久又恢复到正常水平,使A物质无法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的最可能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过程中C3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显示,干旱胁迫下丹参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这种相关性说明丹参光合速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浇水可解除干旱胁迫,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说明给丹参浇灌H218O形成C6H1218O6的过程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研究发现,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会发生“光呼吸”作用,它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均会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即在光照下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能够吸收O2,释放CO2。若对植物进行光照,突然停止,短时间内(约1分钟)CO2释放量会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请结合题干信息,简要写出验证丹参植株存在“光呼吸”现象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了多年研究,绘制出λ变化图,图中的λ=某一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图是可以直观反应出种群数量增长趋势的概念模型
B.t3时种群乙的数量水平为其环境容纳量
C.t1-t2阶段种群乙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t3之后甲种群的曲线一直不变,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则可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以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图中亲代噬菌体用32P标记,被侵染的大肠杆菌未被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C.保温时间尽量延长会提高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成功率,使上清液中放射性的比例下降
D.用含32P的无机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得到含32P标记的噬菌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