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8920  168928  168934  168938  168944  168946  168950  168956  168958  168964  168970  168974  168976  168980  168986  168988  168994  168998  169000  169004  169006  169010  169012  169014  169015  169016  169018  169019  169020  169022  169024  169028  169030  169034  169036  169040  169046  169048  169054  169058  169060  169064  169070  169076  169078  169084  169088  169090  169096  169100  169106  169114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乙是两种遗传方式不同的遗传病,与甲病相关的基因为B、b,与乙病相关的基因为D、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病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 5、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DdXbY和ddXbY

C. 2基因型可能有2种,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

D. 若Ⅲ4与Ⅲ5婚配,则其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1 为某莲藕池塘中存在的食物网示意图,图 2 为某一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图。请据图回答:

1)图 1 中蜘蛛和瓢虫之间的关系为_____。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图 1 食物网中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__

2)若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为 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 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 N,则图 1 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

3)若图 2 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 a 点变化为干旱,则 a 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用图 2 中标号甲、乙、丙表示)。若图 2 种群为长江流域的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 点后的变化为曲线乙。当种群数量为 K2 时,对扬子鳄种群的保护措施有_____

4)假如蜘蛛的食物 3/4 来自瓢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如果一定时期内,蜘蛛种群增加的重量为 40g 那么共消耗植物_______g。

5)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培养的微生物来分解垃圾,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来看,微生物分解途径优于垃圾焚烧途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最新研究表明,下丘脑视前区(POA)和下丘脑背内侧(DMD)两个区域直接参与体温调节,两者分别富含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而且POADMD有显著抑制作用,如图所示。

1图中编号所示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

A.形成感觉B.产热或散热

C.传导神经冲动D.将刺激转换为电信号

2在炎热环境下,POA中热敏神经元兴奋。POA神经元的兴奋经自主神经调节散热,其效应包括________

3下列有关对图中编号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由细胞体组成,完成传导功能

B.由神经纤维组成,完成传导功能

C.由细胞体组成,完成基本反射活动

D.由神经纤维组成,完成基本反射活动

4图中编号是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结构,两者之间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

5当兴奋传至肾上腺,后者分泌激素并作用于脂肪细胞上相应受体,由此促进的代谢过程有________。(填图中编号)

6据图和所学知识,简述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路径________

7进一步研究发现,POA神经元待续兴奋会产生“低体温症”,而DMD持续兴奋却不会产生“高体温症”,并且这一现象与环境温度无关。据图分析其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cd的分泌均会增加,其中产生c的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填“神经”、“体液”、“神经一体液”),产生d的过程中效应器是________

2)激素cd都能作用于骨骼肌和内脏,通过_________产生热能使体温维持恒定。

3)寒冷使人面色变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激素e与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经过信息转换,促使细胞内囊泡向细胞膜定向转移,从而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囊泡膜上很可能含有_________,据此推测,尿液中的水可能以_________的方式被重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癌细胞表面蛋白“PDL1”与T细胞表面蛋白“PD1”特异性结合后,可抑制T细胞活性并启动其凋亡,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研究者对“PD1”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为制备抗体打基础。研究中所用引物αβ碱基序列见图1、几种常用限制酶名称及识别序列与酶切位点见图2

1)首先提取细胞中的mRNA反转录生成_____作为模板:设计含有不同的限制酶切点的αβ序列为引物,通过_____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2)选用图1中的两种名称分别为_____的限制酶将“pIRES2EGFP质粒”载体进行双切,再用DNA连接酶将其与目的基因拼接,构建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标记基因抗卡那霉素基因外,还必须具有_____

3)而后一定温度下,与经过Ca2+处理的感受态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在含有_____培养基中,可筛选出已经完成转化的大肠杆菌,继续培养该种大肠杆菌以扩增重组DNA

4)将扩增后的“pIRES2EGFP载体/PD1重组DNA”转入可高度表达外源基因的原代293T细胞。一段时间后,为确定PD1基因是否表达,检测细胞膜表面是否具有_____。为判断其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和功能,则可裂解293T细胞,提取该物质看能否与_____发生结合,从而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研究中还会有一步骤,只将“pIRES2EGFP载体”转入293T细胞,其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有关神经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瘦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然后与下丘脑特异性受体结合,把人体相关物质含量的信号传递给下丘脑的体重调节中枢,调节摄食行为。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

(1)2中结构④称为_______________,此结构在图1中有_________个。兴奋在图2所示结构④中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__(单向”“双向无方向”)的。

(2)瘦素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通过一系列调节,从而抑制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达到减重的效果。此时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依次是________

A.增强、增强 B.增强、减弱 C.减弱、增强 D.减弱、减弱

(3)2中物质A______________,若当图中c神经元释放物质A,并引起③的抑制,则此时③处的膜电位是____________,大脑皮层将______(”)饱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下图为小型犬浣熊种群相关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需要使用样方法

B. 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三营养级

C. 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则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在a时最大

D. 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则小型犬浣熊神群数量在bc时期处于下降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一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为了调查厦门自来水的质量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进行了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I)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为防止冷凝水影Ⅱ向细菌的生长,需将培养皿____养。

(2)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在培养基上共画了5个区域,则至少需要__次灼烧接种环。

(3)可通过滤膜法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____培养基上培养。该培养基除了为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水和碳源外,还应提供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

(4)某同学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菌落分布如图所示,推测该同学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甲进出该细胞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B.载体与载体都运载物质甲,因此没有特异性

C.若温度升高,物质甲进出该细胞的速率可能会加快

D.在神经细胞中起作用,则该神经细胞正在产生动作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甲乙两种植物分别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玻璃罩内CO2的含量,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 25min期间,甲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B.30 ~ 45min期间,甲乙植物均停止光合作用

C.0 ~ 45min期间,甲乙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逐渐减少

D.乙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的能力比甲植物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