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药物X对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糖尿病是由于___________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长期高血糖会引起某些大脑神经元损伤,这些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___________,其释放量减少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下降,出现糖尿病脑病。
(2)研究者将若干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鼠均分为6组,其中1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给6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药物X和药物D(用于糖尿病脑病治疗的常规药物),21天后检测1~5组大鼠的血糖和体重,结果如下表。
组别 | 注射的物质(1次/日) | 体重平均值(g) | 血糖浓度平均值(mg/dL) |
1 | 等量生理盐水 | 331.25 | 119.25 |
2 | 等量生理盐水 | 116.25 | 589.15 |
3 | 0.014mg·kg-1药物X | 236.36 | 299.12 |
4 | 0.07mg·kg-1药物X | 259.43 | 265.60 |
5 | 0.35mg·kg-1药物X | 269.36 | 231.25 |
①实验中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的目的是获得______大鼠。
②第3~5组结果说明,药物X能够使大鼠______和______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且随药物X浓度升高作用效果增强。
(3)研究发现,出现糖尿病脑病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乙酰胆碱酯酶是学习记忆功能调节的关键酶。为进一步研究药物X的治疗效果,研究者检测上述1~6组大鼠大脑神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见下图。
①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下产生胆碱和乙酸,显色剂可与胆碱反应,使胆碱显色。研究者将1~6组显色结果与标准显色结果相比较,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生成量,从而计算得到______。
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药物X可能作为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新型药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ATP对突触传递的作用。
(1)在突触前神经元上给予一个电刺激时,产生_________传至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Glu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Glu受体抑制剂、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ATP对突触传递产生_________。
(3)科研人员用Glu和Glu+ATP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差异。由此推测ATP对突触_________(结构)没有直接的作用。
(4)科研人员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细胞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_________与_________融合,递质释放。由图2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能够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结果推测,ATP对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为甲状腺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如果甲乙丙代表不同器官,①②代表激素,则正确的是
A.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②通过血液运输
B.③④过程为正反馈,即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也促进①②的分泌
C.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代表甲状腺
D.下丘脑的活动与神经调节完全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主要是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主要是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e段主要是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ef段主要是K+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 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
C. 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主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SCLT1和被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GLUT2,骨骼肌细胞膜上含有被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GLUT-4。研究人员发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通过SGLT1载体蛋白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GLUT2载体转运葡萄糖的动力来自葡萄糖的浓度差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与骨骼肌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不同是二者的基因不同造成的
D.胰岛素能提高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可能与促进骨骼肌细胞增加GLUT-4的数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暴饮暴食是不良饮食习惯。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追踪瑞典某小镇从小有暴食习惯的男性,发现他们孙辈的平均寿命竟比同龄正常进食男性的孙辈短32年。这令研究者十分惊奇,难道从小形成的饮食习惯还会影响后代寿命吗?
孟德尔、摩尔根等遗传学家对遗传规律的阐释,使人们普遍接受了基因学说,认为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由基因决定。然而,上述调查结果显示,饮食习惯等个人行为似乎可以影响后代的性状表现。
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某些环境因素虽然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却会引起基因序列等的特定化学修饰,即表观修饰,进而影响基因表达,且这种表观修饰还可能传递给后代,使子代表现型发生变化,这通常被称为表观遗传。表观遗传现象引发人们对于遗传机制、遗传与发育以及生物进化等的哲学思考。
建立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的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表观遗传现象则展示了,环境引发的化学修饰能将亲代适应环境的性状传给后代,这似乎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某些观点有所不同。截至目前,并没有决定性的证据说明现代进化理论是否需要重大修改。
随着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很多生物学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替代旧的概念和理论推动人们的认识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的轨迹。
(1)本文讨论的生物学话题是________。
(2)现代进化理论的两个理论基础是________。
A.基因学说 B.表观遗传学 C.自然选择学说
(3)有人认为“表观遗传过程中发生了遗传信息的改变”,请结合文中内容和你对遗传信息的理解,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________
(4)请结合本文内容,在下图中补充填写“表观修饰”等词汇,并添加必要的连线和注释,展示你对表观修饰及表观修饰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理解。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垃圾分类无疑是最近最热的话题之一,我国有多个城市将垃圾分类纳入法制框架城市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治理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来考虑,即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______________ 。
(2)城市过度的人工碳排放,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导致大气中的浓度偏高从而形成_____效应。科研人员通过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煤能源,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
(3)建设“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的一个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城市蓄水池内不仅安装了现代化的雨水净化系统,还种植了许多水生植被辅助净化,这些植物的引种需遵循__________原理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___________原理。
(4)城市中的垃圾经过降解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能降解垃圾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成分)。根据生态工程方面的内容请你列举出一种实现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普通小麦为六倍体,两性花,自花传粉。小麦糯性对非糯性为隐性。我国科学家用两种非糯性麦(关东107和白火麦)培育稳定遗传的糯性小麦,过程如图1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小麦与玉米不是同一物种,自然条件下这两种生物________(能、不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存在________。
(2)人工杂交时,需要在开花前,去除小麦花内未成熟的________并套袋,3~5天后授以玉米的花粉。
(3)单倍体小麦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________紊乱,导致配子异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产生六倍体小麦,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
(4)单倍体胚培养7天后,科研人员将秋水仙素添加到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统计单倍体胚的萌发率和染色体加倍率,结果如图2。
据图可知,秋水仙素可________胚的萌发;就染色体加倍而言,浓度为________mg·dL-1的秋水仙素效果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揭示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生化反应途径,科学家经历了复杂的探索。请回答问题:
(1)科学家用鸽子的飞行肌作为研究材料,因为飞行肌细胞呼吸速率较高,适合用于研究氧化分解过程。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糖酵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________进入线粒体,最终分解为________和水,释放大量能量,为肌细胞供能。
(2)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分别发现线粒体内存在两个反应过程,表示如下(字母代表不同中间产物)。
过程1:A→B→C→D→E
过程2:E→F→G→H
两个反应过程存在什么关系呢?科学家利用丙二酸(抑制E→F过程)和中间产物F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过程1与过程2最可能连成________(线形、环形)代谢途径,理由是________。
(3)现代生物学技术为研究代谢过程提供了更直接的手段。例如,科学家曾用________法追踪各种有氧呼吸中间产物转化的详细过程。
(4)有氧呼吸生化反应途径的揭示过程,给你带来的关于科学研究的启示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