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红粒管 | 白粒管 | 对照管 | ||
① | 加样 | 0.5 mL提取液 | 0.5 mL提取液 | C |
② | 加缓冲液(mL) | 1 | 1 | 1 |
③ | 加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370C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 ||||
显色结果 | +++ | + | +++++ |
注:“十”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__, 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__; 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a-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 若I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II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深于白粒管,则表明______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3)某同学用淀粉酶探究pH (用HCl和NaOH调节)对酶活性的影响(已知HCI能催化淀粉水解,其他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实验分析正确的有_____。
A.本实验以1h后淀粉剩余量作为检测因变量的指标
B.pH为3和pH为9时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欲测出pH=5时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量,还需设置相同pH但不加淀粉酶的对组
D.对比pH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酒与果醋发酵过程中利用的两种微生物都属于异养生物
B.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
C.果酒制成后需将装置移至温度略低的环境中进行果醋制作
D.果醋发酵时从装置上的气体入口通入气体兼有搅拌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①-④表示不同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也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B.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
C.③过程可在叶绿体基粒中进行,也可不在叶绿体中进行
D.④过程中CO2可来自过程②,也可来自外界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很多植物体内只有一条固定CO2的途径,即卡尔文循环,也称为C3途径,这样的植物被称为C3植物;还有一些植物如玉米、甘蔗除了具有C3途径外,还有另外一条固定CO2的途径,即C4途径,这样的植物被称为C4植物,如下图所示。C4途径起到了“CO2泵”的作用,能将叶肉细胞周围低浓度的CO2聚集到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内形成高浓度的CO2进行高效的光合作用。C3植物叶肉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C4植物叶肉细胞有正常的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时叶肉细胞叶绿体内无淀粉合成,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内有大量淀粉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C3植物和C4植物体内固定CO2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内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C4途径固定CO2的酶比C3途径固定CO2的酶对CO2的亲和力高60多倍,据此推测C3植物和C4植物比较,CO2补偿点较低的是____________,中午因温度较高气孔关闭,对光合作用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_。
(3)将C3植物和C4植物黑暗处理24小时,再进行一小段时间的光照,经脱色处理后,再用碘液对C3植物和C4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染色,出现蓝色的细胞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通透性(跨膜运输速率)的结果,据此能得出的推论是( )
A.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B.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C.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D.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α-淀粉酶水解淀粉供胚生长需要。赤霉素与受体GID1结合后通过一系列过程可诱导GAMYB基因的表达,GAMYB蛋白通过结合到α-淀粉酶基因的启动子上来激活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可以抑制GAMYB基因的表达,同时激活ABI5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可以通过激活ARRs基因的表达,抑制ABI5基因的表达,从而间接促进种子的萌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ID1基因突变体中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受抑制,种子不能正常萌发
B.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
C.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D.冲洗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赤霉素的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其原理是:生活污水先进入厌氧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污水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通过污水的逐级跌落自然充氧,不断降解有机物;经过跌水池的污水再进入水耕蔬菜型人工湿地(见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微生物的共同降解协同作用是水中污染物得以去除的主要原因
B.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水温、跌水高度、水的停留时间均有关系
C.水耕蔬菜的生长,对水中藻类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上述工艺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等生态工程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精子入卵后,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x指卵细胞膜反应,第一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
B.图中Y指卵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该过程只形成了雌原核
C.精子入卵主要指精子的头部外膜与卵细胞膜融合
D.精子入卵后精子的尾部留在外面,最后被分解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低,形成机理如下图所示,将天冬氨酸激酶(AK)第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和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DHDPS)第104位的天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游离的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5倍和2倍,已知改造后的AK和DHDPS的活性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玉米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低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B.分析上述材料可知,赖氨酸的高产可借助蛋白质工程实现
C.改造后的AK和DHDPS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改造后的AK和DHDPS与赖氨酸的结合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反义RNA是一种本身缺乏编码能力,但能与特异靶RNA(主要是mRNA)互补的RNA分子,与靶mRNA的特定区域结合形成双链复合物,从而阻断蛋白质合成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义RNA与靶mRNA形成的双链RNA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与翻译过程相同
B.合成的反义基因只有整合到细胞的染色体上才能发挥作用
C.反义RNA导致靶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是因为翻译过程受阻
D.可以利用反义RNA技术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