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9558  169566  169572  169576  169582  169584  169588  169594  169596  169602  169608  169612  169614  169618  169624  169626  169632  169636  169638  169642  169644  169648  169650  169652  169653  169654  169656  169657  169658  169660  169662  169666  169668  169672  169674  169678  169684  169686  169692  169696  169698  169702  169708  169714  169716  169722  169726  169728  169734  169738  169744  169752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研究表明,cAMP对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有抑制作用,大致机理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被激活的酶A能催化ATP脱去两个________基团并发生环化形成cAMPcAMP能活化酶P

2)女性在胚胎时期卵原细胞就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但初级卵母细胞启动减数第一次分裂则需要等到进入青春期之后。依据上图推测,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分裂的信号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级卵母细胞的不均等分裂依赖于细胞膜内陷位置形成的缢缩环。有人认为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因为影响了缢缩环,为此搜集了小鼠的初级卵母细胞,在诱导恢复分裂后,用两种特异性药物(药物H和药物F)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应从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器官)中获取初级卵母细胞,然后转移到37 ℃、含5% 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②根据上述结果推测,药物F对酶A________________作用,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原因除了阻止缢缩环的形成,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学家高斯为研究三种草履虫的种间关系完成如下实验,其中尾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大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呈现捕食关系

B.a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利

C.b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在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草履虫分别是尾草履虫、大草履虫

D.b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 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B. 种子发育期IAA可能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C. 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D. 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如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生长现象,且测得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f,则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2fh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茎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0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埋在土里的种子萌发时,为了防止出土过程与土壤直接接触而造成机械伤害,会形成一种“顶端弯钩”的构造。如图是外源激素茉莉素、乙烯对“顶端弯钩”形成的影响,MYC2 和EIN3是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其中“”表示抑制,“”表示促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MYC2和EIN3分别调控EBF1基因、HLS1基因的翻译

B. 茉莉素通过直接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

C. MYC2通过促进EBF1幕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蛋白的合成

D. 茉莉素和乙燃在顶端弯钩形成中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感受刺激的是温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明显增多

B. 若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

C.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

D.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破坏T细胞将导致艾滋病患者患癌症的几率增大

B.T细胞被HIV侵染后其膜蛋白组成不会发生改变

C.感染初期人体免疫系统可摧毁大多数HIV

D.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的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冬季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人的体温仍能维持正常,测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2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B.23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34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D.45段的产热速率大于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区域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①处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形成,处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 ①处有DNA聚合酶参与,处没有DNA聚合酶参与

C. ①②两处都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图中DNA可以与有关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D. DNA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均可以控制如图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