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溶酶体内的pH一般稳定在4.6左右。当pH升高时,溶酶体膜上与H+和Na+转运有关的蛋白V-ATPase和TPC等将发生相应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其最适pH接近4.6
B.pH值升高可解除mTORCl蛋白对TPC的活性抑制
C.TPC通道打开,Na+运出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质基质
D.V-ATPase蛋白有催化作用和运输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寒冷条件下其产量降低,科研人员推测这可能与植物体内的一种酶(RuBisco)的含量有关。为探究其含量与低温(14℃)胁迫下玉米产量的关系,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玉米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将获得的目的基因(RAP1:编码RuBisco大小亚基组装的分子伴侣;LSSS:编码RUBisco的大小亚基)分别与质粒结合构建_______,然后用_______法导入普通玉米中,获得转基因玉米。
(2)在实验中(如下图),这些转基因玉米(下图2、3、4)与作为___组的_____玉米(下图1)一起在25℃的温度下生长了三周,然后将温度降低到_____生长两周,然后又升高到25℃。
(3)描述上图所示实验果:____________。
(4)此外科研人员还对株高、干重及叶面积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RuBisco可能是通过影响叶面积的大小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进而影响产量的。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还需要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牛奶因其营养价值高且易于消化吸收,因此广受消费者欢迎。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巴氏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常用的消毒方法还有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种消毒方法)。
(2)图中所示方法为____________,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 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以推测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____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做什么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生牛奶取样培养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种杂菌,从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具有黑色且有金属光泽特征的菌落可以认定为大肠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花草玉梅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的一种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深入了解其种子萌发机制,某研究团队开展实验研究,分别在12h光照/12h黑暗和24h黑暗条件下检测赤霉素(GA)、脱落酸(ABA)的含量在种子不同萌发阶段中的变化。
(1)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表现为___关系。
(2)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有_____
①由植物特定部位产生 ②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③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多 ④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一种激素的敏感性可能不同
(3)研究结果显示,光照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如图所示,萌发40天后,小花草玉梅种子在光照条件下的累积萌发率为40%,4倍于黑暗条件下的10%。
光照条件下种子在播种后的第17天开始萌发,仅比黑暗条件下的种子早一天,据此得出光照对于种子萌发的影响是_________。
(4)对于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条件下GA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具有相似的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培养到第17天时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GA含量非常接近,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而在种子培养的前17天,ABA含量均在黑暗条件下高于光照,这说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______,这可能是导致本研究中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率较黑暗条件下高的原因之一。
(5)早期对于模式植物的研究表明,光照对激素调控下的种子萌发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光照能够通过提高GA含量和降低ABA含量来促进拟南芥和生菜种子的萌发。在本研究中,种子内的GA含量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并未见显著差异,请进一步推测光照可能影响了与GA有关的哪个过程进而促进了种子的萌发?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 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
表现型 | 黄色 | 灰色 | 黑色 | ||
基因型 | Aa1 | Aa2 | a1a1 | a1a2 | a2a2 |
(1)由题干信息得知,鼠的黄色、灰色和黑色是相对性状的关系,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基因A、a1和a2之间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定律。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____。
(3)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其他各色的雌鼠(每种都有多只),请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1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时期示意图,图2、图3为某动物(2n=4) 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图4为以上两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的变化曲线,其中f点代表分裂结束点。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期,其中囊泡来自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
(2)图2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图3含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4曲线中d→e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e点时细胞中含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若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1)D1 蛋白位于叶绿体的______上,参与水的分解,产物用于_____反应中 CO2 的还原。
(2)研究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测定 D1 蛋白含量、D1 蛋白基因表达量和 D1 蛋 白分解基因表达量,结果如图。
组别及处理方 法:CK:水、25℃;H:水、36℃;P:黄体酮、25℃;P + H:黄体 酮、36℃
①据图甲、乙的 CK 组和 H 组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_,推测可能 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②据图丙、丁结果进一步推测高温引起 H 组 D1 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是:D1 蛋白能可逆 性转化成中转形式 D1 蛋白,进而避免被分解。 依据是 CK 组 D1 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大致相 同,而 H 组 D1 蛋白合成量___________分解量。
(3)进一步研究黄体酮对高温下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如图中 P、P + H 组所示。
①图甲表明黄体酮能_____________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
②据图乙、丙、丁推测, 黄体酮作用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每年的10月,正是柑橘大量上市的季节。橘子全身都是宝:不仅果肉的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较高,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药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若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会发生____________,下图是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图中①过程处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③过程一般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④过程用普通布带过滤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
(2)若想利用橘子生产果酒需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需要在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酒精发酵。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
(3)若想利用橘子生产果醋需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当____________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柑橘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圆褐固氮菌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将大气中的固定成
),并且能够分泌植物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某研究小组从土壤中分离固氮菌并进行计数,然后制成菌肥施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圆褐固氮菌固定的氮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
B.可用酚红对选择培养的圆褐固氮菌进行鉴定
C.筛选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有机氮源
D.可通过平板划线法对所培养的菌落进行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基因型为 AaBb,各基因位置如图。关于细胞增殖中染色体及遗传物质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是 AaBb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相同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后,细胞中 DNA 和染色体数目均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