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在杂交瘤细胞的基础上,获得了双杂交瘤细胞,能够产生双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可以同时结合两种抗原。
(1)科研人员将抗原α、β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引起机体的__________免疫,__________分泌相应抗体。
(2)科研人员获得上述小鼠的脾脏细胞,制备两种杂交瘤细胞。每种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结构、与抗原结合的情况如图1所示。
①制备杂交瘤细胞时,需将上述小鼠的脾脏组织,用__________处理获得单细胞后,再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将两种杂交瘤细胞用__________试剂处理促进其融合,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天然成分)培养。如果两种细胞成功融合,则会同时表达出抗体的重链A、B和轻链a、b,这种细胞称作双杂交瘤细胞。
②抗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均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条重链依赖于A1或B1进行组装(A1与B1相同),重链与轻链的组装依赖于恒定区A2、a或B2、b(a与b相同)。因此,双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种类较多,其中有一种抗体能同时与抗原α、β结合称为双特异性抗体,如图2。请将A1、A2、B1、B2、a、b、α、β等字符填入下面的表格中__________。
1 | 2 | 3 | 4 | 5 | 6 |
A2 | α |
③为使双杂交瘤细胞只产生图2所示双特异性抗体,降低纯化分离成本,科研人员对重链、轻链的结构进行改造。改造思路是在A、B、a、b的恒定区通过改变__________,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实现“榫卯”式互补组装的唯一性,这种改造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中的__________工程。
(3)结合双特异性抗体特点,请分析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研究细胞自噬机制的科学家大隅良典,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图中甲、乙、丙表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发菜细胞内出现的细胞自噬现象
B.图中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均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溶酶体中合成的水解酶在细胞自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D.细胞通过丙方式降解蛋白质产生的氨基酸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复发、远期疗效不满意。研究人员对肝癌细胞的结构及代谢进行相关的研究。
(1)癌细胞有_____的特点,肿瘤恶性增殖往往_____血管新生的速度,随着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恶性实体肿瘤内部逐渐形成慢性营养缺乏的微环境,因此肿瘤细胞需要通过调整细胞代谢才能继续生存。
(2)如图1是细胞呼吸及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示意图:
葡萄糖在_________中分解为[H]和A,物质A是_____,A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呼吸链复合体是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阶段的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的意义是_____。线粒体外膜上的_____、内膜融合蛋白_____的作用实现了线粒体膜的融合,线粒体的长度明显变长。细胞质基质中DRP1的S616位点磷酸化,DRP1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上,促进_____。
(3)已有研究发现肝癌肿瘤中心区域细胞中线粒体融合增强,线粒体长度明显长于边缘区域细胞,这些变化与肝癌细胞适应营养缺乏有关。为研究在营养缺乏时线粒体融合对肝癌细胞糖代谢的调控。研究者用肝癌细胞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指 标 组 别 相对值 | 细胞耗氧速率 | 线粒体 ATP产生量 | 胞外乳酸水平 | 线粒体嵴密度 | 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 | 乳酸脱氢酶的量 |
甲组:常规培养组 | 4.2 | 1.0 | 0.35 | 10.1 | 0.91 | 1.01 |
乙组:营养缺乏组 | 5.6 | 1.4 | 0.28 | 17.5 | 2.39 | 0.25 |
丙组:营养缺乏+抑制 DRP1S637 磷酸化 | 3.1 | 0.8 | 0.38 | 9.8 | 1.22 | 1.22 |
注:线粒体嵴密度=嵴数目/线粒体长度
①丙组抑制DRP1S637磷酸化的目的是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2),将下列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入图2中,完善肝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代谢调控途径。_____。
a.细胞耗氧速率增加、线粒体ATP产生量增加
b.胞外乳酸水平减少
c.线粒体嵴密度增加、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增加
d.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
e.线粒体融合增强
f.DRP1S637 磷酸化增强
(4)如图3表示217名切除肝肿瘤患者的肝癌细胞中DRP1S637磷酸化水平与病人存活率及无复发存活率的关联曲线。
请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个术后用药建议并说明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
B. 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Ⅳ1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
C. 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D. 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和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①分析上图可知,构建重组DNA分子最好选用_____限制酶,理由是____。
②科学家已经测出某种酶的氨基酸序列,因此可以通过 _____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后,常利用____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
(2)将目的基因导入感受态细胞的处理方法是 ___。真核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优势是 ____。
(3)若将某种酶的氨基酸顺序进行重新排列,其催化能力能有效提高,生产上述高效酶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
(4)胚胎工程只是指对动物的____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虽然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在动植物都有广泛应用。
(5)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请写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______(至少答二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苹果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制作成多种产品,如苹果汁、苹果醋等。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和固定化细胞技术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图的装置制作澄清苹果汁的原理和优点是:将果胶酶固定在____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____,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被固定的果胶酶包括三类:____和果胶酯酶。
(3)为了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需要在____条件下进行,看看获得一定量的果汁究竟需要多少果胶酶合适。
(4)获得的苹果汁可以进一步用于苹果醋的制作,为了研究固定化醋酸菌的相关特性,实验室利用下面的装置进行探究。
①利用海藻酸钠制作含有醋酸菌的凝胶珠属于固定化细胞技术中的 ____法。
②该装置能够制作苹果醋的原理是____。
③当关闭开关后,发酵很快停止,原因是____。
(5)载体固定了酶或细胞后,使用前 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灭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以测定的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 ℃相等
C.如果该植物原重Xg,置于暗处4 h后重(X-1)g,然后光照4 h后重(X+2)g,则总光合速率为3/4 g/h
D.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所示的呼吸速率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减数分裂时通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以增加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交叉互换的情况因物种、个体等的不同而有差异。某昆虫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两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A/a、B/b,如图甲,其中一对基因位于互换区域)。其雌、雄个体减数分裂时交叉互换的情况和互换率的计算如图甲。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____期,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请在图乙中画出该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并标注发生了交叉互换后基因的位置示意图。____
(2)多只基因组成如图甲的雌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多只雄体杂交,得到四种基因型的子代AaBb、Aabb、aaBb、aabb,其比例为42%、8%、8%、42%。那么,雌体中初级卵母细胞的互换率为____%。
(3)如图甲所示基因组成的若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雌体的初级卵母细胞互换率如题(2),那么,子代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
(4)交叉互换的现象可以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荧光标记进行基因定位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利用荧光技术进行基因定位的思路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 h,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B. 一条mRNA链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条不同的肽链
C. 核糖体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D. 过程③体现了反馈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伸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用不同浓度的IAA和GA分别处理相同的茎切段,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将相同的茎切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到3/4处后,分别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图1设计实验缺少了一组,该组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2)根据图1实验结果中IAA处理的结果,能否得出IAA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_______;若想进一步研究IAA和GA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则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茎切段作为实验组。
(3)分析图2结果,研究者推测IAA和GA的作用部位有差异,用图2中的甲、乙、丙三组弯曲部位的茎切段作为实验材料,分别制作__________(填“横切片”、“纵切片”)进行显微观察。若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乙组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表明IAA作用于表皮细胞;若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丙组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表明GA作用于内部组织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