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拟南芥是路边常见的一种小草(如图所示),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大约需要40天,自花传粉,其基因组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用理化因素处理后突变率高,容易获得代谢功能缺陷型。拟南芥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不包括
A.染色体数目少,有利于基因克隆和突变体库的建立
B.植株个体较小,便于杂交实验的操作
C.生命周期很短,子代数量多
D.自花传粉,野生型基因高度纯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 ①→②→④或①→③→⑤ B.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C. ②→①→ ④ → ③ → ⑤ D. ①→ ② → ④或②→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淋巴因子中的干扰素是治疗病毒的特效药,通常只能从人体内获得,且获得的数量非常少。为了在体外获得大量的干扰素,有人把某种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几代后,细胞分裂就会停止。下列哪种实验设计,既能使某种淋巴细胞在体外不断增殖,又能够获得大量干扰素:
A.用鼠的浆细胞与鼠的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B.用鼠的浆细胞与鼠骨髓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C.用鼠的T细胞与鼠的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D.用鼠的T细胞与鼠骨髓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在生命奥秘的探索过程中,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应用日益深入。
Ⅰ.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端粒(右图中染色体两端所示)通常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它们能防止不同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引发癌变。但是,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丢失一部分;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逐渐变小。端粒酶可利用某段RNA序列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对端粒有延伸作用。
(1)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 变异,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 和 发生改变。
(2)端粒酶的作用是 ,所以从功能上看,属于 酶。
(3)随着细胞中端粒长度的缩短,细胞的增殖能力将逐渐 。
(4)科学家发现精子中的端粒长度与受试者的年龄无关。这可能是因为精细胞中
。
(5)癌变的细胞中不仅具有较高活性的端粒酶,细胞膜表面也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成为 ,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可直接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使之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除常规的治疗方法外,通过寻找能够
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物质也使癌症的治疗成为可能。
Ⅱ.科学研究表明,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某植物根尖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低温对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影响。
(1)该实验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2)请你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结果。【提示: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如5小时)才能产生低温效应。】
(3)你的设计思路是 。
(4)预测低温处理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酵母在葡萄糖溶液中,进行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产生的CO2和酒精摩尔比为3:2,则( )
A.酵母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无氧呼吸的6倍
B.酵母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无氧呼吸的1/6
C.酵母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无氧呼吸的1/3
D. 酵母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一样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
A.蛋白质→RNA B.RNA→DNA C.DNA→RNA D.DNA→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染料二氯靛酚钠(DCPIP)的氧化态呈蓝紫色,被还原时可逐步呈现粉红色至无色。将纯净新鲜的叶绿体平均分成甲、乙2份,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0.35mol/LNaCl溶液和0.035mol/LNaCl溶液,摇匀制成悬液甲液和乙液。进行下列实验:
②将四支试管置于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的光源下,再向每支试管中加入2滴蓝紫色的二氯靛酚钠溶液,摇匀,观察。
③实验现象、结果:1号试管产生气泡,溶液由蓝紫色逐渐变成粉红色,最终呈无色;其余三支试管无气泡,溶液均呈蓝紫色。回答问题:
(1)分析实验现象与结果:
① 1号试管气泡中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2号试管没有气体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1号试管蓝紫色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①染料二氯靛酚钠(DCPIP)的氧化态呈蓝紫色,被还原时可逐步呈现粉红色至无色,可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