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Mg与CO2反应原理,推测钠也应能在CO2中燃烧,为了确定其生成产物并进行实验论证。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方框内应选用下图所示 装置(填字母代号)。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宜用的药品是 (填标号)。
①石灰石,②纯碱,③小苏打,④18.4 mol·L—1硫酸,⑤11.2mol·L—1盐酸,⑥蒸馏水,⑦木炭粉。
(3)在2装置内进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后,点燃酒精灯之前待装置 (填数字编号)中出现 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
(4)①若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装置4中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装置6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乙 丙 丁 | 日光 日光 黑暗 黑暗 | 23℃ 23℃ 23℃ 23℃ |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选用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关于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A中肯定含有S元素
B. 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C. ①过程叫脱水缩合
D.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是( )
A.SARS病毒、颤藻、念珠藻 B.乳酸菌、蓝细菌、大肠杆菌
C.鱼的红细胞、植物叶肉细胞 D.人的皮肤上皮细胞、噬菌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 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 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 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 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从纤维素的化学成分看,它是一种
A.二糖 B.多糖 C.氨基酸 D.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是有关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问题,请据图分析回答。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棉花细胞内,原因是 。
(2)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了 法,这种导入方法较经济、有效。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 ,还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 。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棉,相比诱变育种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具有
和 等突出的优点,但是目前基因工程仍不能取代传统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技术相比,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主要具有 的优点。
(4)某棉农在食用该抗虫棉种子压榨的棉籽油炒芹菜后,出现鼻塞流涕,皮肤骚痒难忍症状。停用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该现象很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实现了物种间的DNA重组
B.全过程都在细胞外进行
C.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可能通过对天然基因库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带来不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