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
A.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
D.血液中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同答下列有关遗传学的问题
I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该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请用遗传图解解释该现象(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II体色是划分鲤鱼品种不检验其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自交得F2,结果如表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样地点 | 取样总数 |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 ||
黑鲤 | 红鲤 | 黑鲤:红鲤 | ||
1号池 | 1699 | 1592 | 107 | 14.88:1 |
2号池 | 62 | 58 | 4 | 14.50:1 |
(1)鲤鱼体色中的 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 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F1:② ;
③ 。 预期结果 。
(4)如果____与 相符,说明上述推测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先天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
B.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可能患者2的父亲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差错
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l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
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肽链,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要M—Z—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有6种
C.质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D.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人类某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3号(只患该病)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苯丙酮尿症(两种病独立遗传)的儿子,预测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 ( )
A.9/16 B.3/16 C.2/3 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一是保持着原有生活状态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二是该细胞发生的某种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说明:在[ ]中填写序号)
(1)图一示意的细胞正发生质壁分离,其中①处充满了 。
(2)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 和 两个阶段,图二示意的是 阶段,此生理过程是在图一的[ ] 基质中发生,它包括①和②两个化学过程,分别叫做 和 。合成图二中的ATP所需的能量来自于 。
(3)植物的有氧呼吸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CO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图一中的
[ ] ,在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反应中生成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的结构简式为A—P—P~P
B、ATP中的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
C、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
D、直接给细胞主动运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