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生态系统的自争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 ( )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那么Ⅱ1为纯合子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那么Ⅲ2为杂合子
C.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那么Ⅱ4为纯合子
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那么Ⅱ3为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病者。男性后代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子女都正常。请问:若女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婚,其下一代的表现可能是
A.健康的概率为1/2 B.患病的概率为l/4
C.男孩患病的概率为l/2,女孩正常 D.女孩患病的概率为l/2,男孩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生物----生物技术与实践]
酵母菌等微生物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色。在发酵过程中, 随着酒精度的提高, 发酵液逐渐呈现深红色, 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葡萄酒品质可以在葡萄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可利用___________培养基来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种。
(3)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可筛选出具有耐高糖和耐酸性的高产突变菌株,利用__________技术可大量获得突变菌所携带的特殊基因。
(4)在酵母菌的纯化培养中,培养基上会出现一些分别由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_______。为了能反复利用,需要将纯化后并经过繁殖培育得到的酵母菌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制成“凝胶珠”,这是使用___________技术来固定酵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X时,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曲线ac段的限制因素是CO2浓度
C.将温度调至25℃时,a点将上移,b点将左移
D.增大温室内的CO2浓度,c点将向左上方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那么它是如何提高生长素含量的呢?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探究。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有一个合成和分解的代谢过程(如图1,IAA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研究小组据此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提高生长素含量。
图1 图2
为验证假设,研究小组设计了实验。材料用具包括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1)参考图2,补充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① 准备四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1-4号。
② 向1号和2号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在1号和2号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 1号幼苗喷洒适量蒸馏水,2号幼苗喷洒等量赤霉素溶液。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⑥ 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缺铁培养液,____________。
(2)实验分析:
步骤②→⑤的处理结果是去尖胚芽鞘弯向1号,这证明____________。步骤⑥可能出现___种不同的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铁钉刺入某人的右脚脚底,随即产生了抬脚缩腿反应和痛觉,这些反应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参与此过程调节的神经中枢有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哪些事件( )
①细胞分化 ②细胞脱分化 ③基因突变 ④基因重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用mRNA为模板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C.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