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的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Ⅰ.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子,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遗传病;
(2)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Ⅲ-8的基因型是____。
(3)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
(4)假设Ⅲ-10和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
Ⅱ.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
CGG重复次数(n) | n<50 | n≈150 | n≈260 | n≈500 |
F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 | 50 | 50 | 50 | 50 |
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 | 1000 | 400 | 120 | 0 |
症状表现 | 无症状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此项研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
A. 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分离 B.受精作用时,等位基因的分离
C. 受精作用时,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 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抗虫基因能从微生物体内提取,并可在棉花细胞内使其表达,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抗虫棉可以说明( )
A.转基因植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B.抗虫基因是基因突变获得的
C.抗虫基因在所有生物细胞都能表达
D.棉花和某些微生物共用一套相同的遗传密码,这一过程遵循DNA→RNA→蛋白质的信息流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控制蛋白质合成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A. 置换单个碱基对 B. 增加4个碱基对
C. 缺失3个碱基对 D. 缺失4个碱基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右图所示,a、b、c 表 示现代工程技术,①、②、③分别表示其对应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是胚胎分割技术,则产生的①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定相同。
B.若b是体外受精技术,则形成②的过程属于克隆。
C.若c是核移植技术,则形成③的过程体现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D.①②③生产过程中的代孕母必须与供体母畜同期发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所示人体细胞外液(表中没列出淋巴的测定数据)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及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 Na+ | K+ | Ca+ | Mg+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① | ② | 142 | 5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③ | 147 | 4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④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4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所示为人体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导出的结论是( )
A.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产生的能量全部散失
B.安静状态下大脑容易进入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刺激 ③ 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若从 ③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 ④ , E 不能产生反应
C.兴奋在 ① 处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比在 ② 处快
D.若在 ④ 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 ①- ⑤ 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