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就越多?
B.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
C.在食物网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特定的营养级?
D.生态系统中引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两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在同一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表现如下表:
个体内基因组成 | 性状表现(眼色) |
四显基因(AABB) | 黑色 |
三显一隐(AABb、AaBB) | 褐色 |
二显二隐(AaBb、AAbb、aaBB) | 黄色 |
一显三隐(Aabb、aaBb) | 深蓝色 |
四隐基因(aabb) | 浅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年03月18日《科技日报》上海交大Bio-X中心主任贺林院士成功揭示了短指症致病机理,从而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了可能。已知短指(B)对于正常指(b)是显性;会说话(D)对聋哑(d)是显性。一位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是短指症,母亲为正常,父母都会说话。问正常指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和正常指聋哑人是由哪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来的:
A.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细胞
B.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细胞
C.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细胞
D.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中,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年武汉质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④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⑥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唐山模拟)家鸡起源于原鸡,现家鸡的年产卵量可达260个以上,而原鸡年产卵量仅12个。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鸡在食物充足的饲养条件下产卵逐渐增多,并将此变异遗传下去?
B.发生了遗传物质变化的鸡蛋,孵化出了产卵量高的鸡,并被人工选择?
C.人工饲养条件能够满足原鸡多产卵的营养需求,从而使产卵量变多?
D.家鸡的起源可以证明,生存环境的变化可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 ,乙病属于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患乙病的概率是 ,不患病的概率是 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玉米使用的都是杂交品种,杂交玉米的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因此农民每年都需要购买玉米杂交种。现有长果穗(A)白粒(b)和短果穗(a)黄粒(B)两个玉米杂交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AaBb)杂交种玉米的目的,请你以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的形式,设计出你的育种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某正常基因及指导合成的多肽顺序。A~D位点发生的突变导致肽链延长停止的是[除图中密码子外,已知GAC(天冬氨酸)、CGU(甘氨酸)、GGG(甘氨酸)、AUG(甲硫氨酸)、UAG(终止)] ( )
A.G/C→A/T B.T/A→G/C?
C.T/A→C/G D.丢失T/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