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19世纪,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碎胰腺的方法来获得其中的胰岛素,但都没有获得成功,后来有科学家通过结扎胰管让胰腺退化,然后单独研碎胰岛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其中的胰岛素。下列关于失败原因的分析中,最可能的是( )
A.当时研磨技术比较落后,研磨不充分
B.研磨时选取的胰腺部分正好不含有胰岛
C.研磨过程中,胰腺中的消化酶把胰岛素分解了
D.胰岛素和胰腺内的其他物质紧密结合,不容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在被称为“九北”(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北纬9度)的漆黑的海底深处的火山口附近发现了“人丁兴旺”的生物村落。这里的细菌能把有毒的废料当“早餐”, 能利用硫化氢、铁、氢和其他一些化学物质来产生葡萄糖,从而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这些细菌代谢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的混合型
D.异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原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 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少,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 。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3)此外,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 酶催化mRNA的合成。
(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
(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线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 光照,给予乙组 光照。
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的 并测量 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 B.ddRr,
C.ddRR,和ddRr,
D.DDrr,
和Dd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 F1植株和F1植株 B. F2植株和F2植株
C. F1植株和F2植株 D. F2植株和F1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I~V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物质b和g的名称分别为 。
(2)过程Ⅲ进行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
(3)上述Ⅰ~V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 。
(4)a中的叶绿素合成与光照有关。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利用刚萌发的绿豆种子及其他用具,设计并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相关实验步骤:
①取刚萌发的绿豆种子,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B;
② ;
③ 。
实验结果:A组幼苗变绿,B组幼苗 。
实验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动植物体内共有的糖是( )
糖原 (2)淀粉 (3)蔗糖 (4)乳糖 (5)核糖(6)葡萄糖
A.(1)(4) B.(2)(3) C.(5)(6) 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项研究温度对浸在蒸馏水中马铃薯方块质量的影响的实验中,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 质量改变的百分比(%) | |||||||||
时间(小时)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
水温 | 20℃ | 0 | +5 | +7 | +9 | +12 | +14 | +16 | +17 | +17 |
50℃ | 0 | +7 | 0 | -5 | -8 | -10 | -10 | -10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