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两只狗受到灯光刺激后,虽然都没有看到或吃到食物,但经观察发现,甲狗有唾液流出,乙狗没有。这一实验说明( )
A.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无关刺激 B.灯光对乙狗来说为非条件刺激
C.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条件刺激 D.灯光对乙狗来说为条件刺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I中d、c、b、a可分别表示DNA、基因、脱氧核苷酸和碱基
B.图II可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减I中期或减II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前三者之间的关系
C.由图III可知,在A地区人群中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96.5%
D.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中,只要有图IV这个典型标志图,则该病肯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源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它的近亲作物上
B.“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扩散的污染
C.为了防止害虫抗性基因频率的升高,在种植抗虫作物的同时应种植少量非抗虫作物
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l中a阶段用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c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2中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在图中的c、d、e、g点可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由图4可看出,b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内斗争最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资料显示,近十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___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____酶的作用来完成的。PCR技术中所用的DNA聚合酶与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____。
(4)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 )
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抗体 D.病毒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____(填字母)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在B→A的过程中,碳是以____形式流动的。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是由图中的____(填字母)组成,此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是____(填字母)。
(4)调查D中某种生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Ⅰ)写出有关序号或字母所代表的含义或生理过程。
①: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Ⅱ)(1)神经递质通过____,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传递,其间信息传递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接收兴奋性递质刺激的神经细胞,其膜外电位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刺激下,C过程会增强,同时该腺体中的______(激素)分泌量会减少,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这两类激素间的作用称为____作用。
(3)图中A的分泌量的多少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
(4)当吃食物过咸时,可导致________的上升,通过图中的①和____调节可使之恢复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的模板是核糖核苷酸,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
B.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C.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从左向右
D.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 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预先放在黑暗中48小时,再用黑纸将叶片左侧上下两面夹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6小时,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不同部位取下①、②、③三个圆片,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热脱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加碘液。请依据上述信息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中的目的是 ▲ ;此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是 ▲ (填写图1中的序号),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是 ▲ (填写图1中的序号)。
(2)图2中D点处限制其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条件是 ▲ 。
(3)图2中B点处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与此生理活动有关的细胞器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