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
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来增大膜面积
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而增大膜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江苏农科院开展“转基因抗虫棉”的科技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某种细菌产生抗虫毒蛋白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就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抗虫基因获得方法有 、 、 。
(2)“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抗害虫的能力,这表明棉花体内产生了抗虫的 物质。这个事实说明,细菌和植物共用一套 ,蛋白质合成的方式是 的(相同或不同)。
(3)“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 。
(4)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是 。
(5)科学家预言,“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这是因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可由核糖体进入内质网 B.DNA可由细胞核进入线粒体
C.mRNA可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D.tRNA可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
B.在溶液浓度为20g/L,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在溶液浓度为40g/L~90g/L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D.当溶液浓度为40g/L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下图表示发生在某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中(不考虑细胞质)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该图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
A.a~~e表示初级精母细胞,f~~g表示精细胞变形成精子
B.b点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形成,f点表示减Ⅱ分裂结束
C.e~~g细胞中已经不存在等位基因,f点表示减数分裂结束
D.d~~e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e~~f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在研究蚕豆很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着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给成曲线如下图。已知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为20h。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b点时,细胞正在大量合成RNA
B.d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
C.ce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D.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过程利用ATP供能,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对此过程的不正确说法是 ( )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学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