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08北京石景山一模)(12分)为了研究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长势相同的两株豚草分别栽种到甲、乙两个花盆中,并施以相同重量的有机肥。甲盆的肥料均匀分布,乙盆的肥料集中放在距豚草5cm远的洞中,按常规浇水,在温度、光等环境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培养,9周以后,分别称量甲、乙两株豚草的干重。装置及结果如右图所示。
请根据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1)该实验结果是 。这是因为乙盆中的肥料集中在豚草根系附近,营养物质浓度 ,根吸收营养物质的速率 ,为地上部分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2)取出乙盆中的豚草,发现根大都朝向肥料的一侧生长,在生物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
(3)依据研究结果,从合理施肥角度对农业生产提出建议: 。
(4)实验步骤中需要改进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北京石景山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处于一个营养级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北京石景山一模)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可以被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B.酸碱度变化引起的酶失活不可逆,但温度变化引起的酶失活可逆
C.冬季动物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D.谷氨酸棒状杆菌中,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有时会受到谷氨酸的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北京石景山一模)科研人员借助病毒将四种外源基因注入人的皮肤细胞,这些基因能与皮肤细胞的基因“重组”,改造后的皮肤细胞经过培养恢复了全能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脱分化
B.大量培养改造后的皮肤细胞可以得到单克隆抗体
C.改造后的皮肤细胞理论上能培育成人体组织或器官
D.用胰蛋白酶处理皮肤组织可获得单个的皮肤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8北京海淀一模)(18分)图22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图,其中柱宽大致与能量流动的数量成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该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会明显大于草原生态系统,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 (单选)。
A.以木本植物为主
B.土壤肥沃
C.营养结构复杂
D.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
(2) 影响森林和草原在地球上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3) 若该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当图中 (填字母)的柱宽过大时,会导致草场退化、沙化等现象的出现。因此,合理确定草场的 ,才能保证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 若该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怎样利用农作物秸杆中的能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如果将秸杆做废弃物燃烧就不能充分利用秸杆中的能量,而将秸杆做饲料喂牲畜,再利用牲畜的粪便进行沼气发酵,就会使秸杆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 的部分一同时,其中的物质也能被充分利用。
(5) 若该图表示城市生态系统,如果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过多的废弃物,图中 (填字母)的柱宽就会明显加大,相应地就出现了环境污染。例如白色污染(聚乙烯)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白色污染的根本原因是 。
(6) 若该图表示湖泊生态系统,如果要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可采用黑白瓶法。该方法是从湖泊的一定深度取水样,测其初始的溶氧量。然后将水样分装在透光的白瓶和不透光的黑瓶中,黑白瓶都放回取样深度,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测其溶氧量。此时,黑瓶中溶氧量的变化是瓶中生物 的氧气量,而白瓶中溶氧量的变化是瓶中生物 之差,这些数值可用来研究该水层是否存在光能自养生物,以及它们固定太阳能的多少等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8北京海淀一模)(18分)科学家用脉孢霉(一种真菌)为实验材料,对基因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野生型脉孢霉在基本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基本培养基只含有野生型脉孢霉生长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营养成分。基本培养基中所含的营养要素可以归纳为: 。
(2)科学家用X射线处理野生型脉孢霉后,发现部分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用X射线处理脉孢霉的目的是 。
(3) 为确定这部分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不能生长的原因,科学家们继续做实验: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了某种物质,原来不能生长的菌株有的能够生长了。从而获得了三种与野生型菌株不同的突变型菌株A、B、C。实验结果见下表:
鸟氨酸 | 瓜氨酸 | 精氨酸 | |
A | 生长 | 生长 | 生长 |
B | ― | 生长 | 生长 |
C | ― | ― | 生长 |
实验分析:在哺乳动物的肝脏中,精氨酸是经过“前体→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的途径合成的。受这种生化观点的启发,科学家们认为:野生型脉孢霉可以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某类物质(前体),合成了一系列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应该属于脉胞霉的 代谢产物。
三种突变型菌株均能在添加了精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说明它们均丧失了 的功能。突变菌株B可在添加了瓜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但不能在添加鸟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原因是它 。
(4) 生化反应都由特定的酶来催化,一个基因突变导致了一个生化反应的不能进行,科学家们由此提出了“一个基因控制合成一个酶”的假说。在进一步的猜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基因突变使细胞合成了一种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的“酶”。于是有人继续探讨这个问题。一种免疫反应可检测到失活“酶”的存在,科学家们利用这种方法做了下面的实验。
第一步 设法得到影响上述生化反应的酶,将其纯化制成酶制剂,注射到家兔体内,获得相应的抗酶抗体(能和正常的酶及失活的“酶”发生沉淀反应)。酶制剂在免疫学上属于 。
第二步 在培养皿的琼脂上挖四个圆孔(如图21所示),在0号圆孔中加入抗酶抗体,在2号圆孔中加入野生型菌株提取物,3号圆孔中加入某突变菌株提取物,则1号圆孔中需加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0、1、2、3号圆孔中的物质各自在琼脂中扩散,观察1、2、3号圆孔与0号圆孔之间是否出现 。
实验结果分析:若出现 结果时,则支持“基因突变使细胞合成了一种失去活性的‘酶’”的推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北京海淀一模)(12分)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20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2) 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促使细胞内的以 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 。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3) 此外,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 酶催化mRNA的合成。
(4) 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北京海淀一模)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使细胞工程应运而生和快速发展
B.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综合利用了T淋巴细胞和癌细胞的特性
D.基因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要定向改造生物的某些遗传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北京海淀一模)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Ⅰ),结果F1全部为红眼。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Ⅱ、Ⅲ)。与实验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 | 杂交组合 | 结果 |
Ⅱ | F1红眼♀×白眼♂ | 红眼♀∶红眼♂∶白眼♀∶白眼♂=1∶1∶1∶1 |
Ⅲ | 野生型红眼♂×白眼♀(来自实验Ⅱ) | 红眼♀∶白眼♂=1∶1 |
A.实验Ⅱ可视为实验Ⅰ的测交实验,其结果表明F1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
B.实验Ⅲ是实验Ⅰ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其不属于核遗传
C.实验Ⅲ的结果表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的精子只有一半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D.对实验Ⅰ、Ⅱ、Ⅲ最合理的解释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北京海淀一模)图1示蚕豆叶片衰老过程的某些生理变化,下列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含量下降,会导致许多代谢过程受阻
B.叶绿素含量下降,会因电子传递与ATP的形 成受阻而影响光合作用
C.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和Mg等元素可被再利用
D.40多天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ATP合成的减少会影响更多的代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