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08东北三校联考)等位基因A和a影响花瓣的大小,基因型AA表现为大花瓣,Aa表现为小花瓣,aa表现为无花瓣。另有一对等位基因R和r影响花瓣的颜色,基因型RR和Rr表现为红色花瓣,rr表现为无色花瓣。两个植株均为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如果它们进行杂交,则下一代有表现型几种
A.4 B.6 C.9 D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东北三校联考)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消化道过敏是因为抗体沉淀组织胺
B.T淋巴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人类乳汁中有抗体
D.人体被HIV感染时,先进行体液免疫,后进行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5芜湖一中5月模拟)(21分)Ⅰ(1)写出以下反应式或简式:(4分)
①水稻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
②肝细胞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
③酵母菌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
④玉米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
(2)写出5条基本符合下列曲线规律的生物学原理或现象(5分)
①
②
③
④
⑤
II(12分)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正确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解释。
(1)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器。(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
(2)方法与步骤:(6分)
①将两组雄性成年大白鼠分别标号为甲组和乙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与记录 (2分)
②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胃 ,乙组鼠灌胃 ,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2分)
③测定并记录甲、乙组鼠耗氧量和活动量,比较分析。
(3)正确预测结果并分析解释预测的结果:(4分)
(4)对甲状腺素分泌有调节作用的器官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5芜湖一中5月模拟)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5芜湖一中5月模拟)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
A.4种 B.6种
C.8种 D.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5芜湖一中5月模拟)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Ⅱ、Ⅲ、Ⅳ四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右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Ⅰ的浓度最低 B.Ⅱ的浓度较Ⅲ低
C.Ⅳ的浓度最高 D.Ⅳ可能是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5芜湖一中5月模拟)在一个种群中发现两种突变性状,其中一种性状无论繁殖几代都不变,而另一突变性状繁殖到第三代又有37.5%的性状回复到原有性状,以上突变分别属于
A.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 B.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C.人工诱变和染色体变异 D.都是显性突变或者都是隐性突变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5芜湖一中5月模拟)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感应阶段无淋巴因子参与
B.B细胞与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
D.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合成单克隆抗体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安庆一中三模)(22分)赤霉素是日本的黑泽英一在1926年研究水稻的疯长病(恶苗病)时发现的。患疯长病的植株发生徒长,往往不能正常开花抽穗,这种现象是由一种病菌的分泌物引起的。将这种病菌的提取物施用到水稻上,也可引起同样的症状,这种病菌被称为赤霉菌。1938年,日本的薮田贞次郎等人首次从水稻赤霉菌中分离出赤霉素结晶,并定名为赤霉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为探究高温对赤霉素活性的影响,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
(1)选用生长旺盛的水稻幼苗若干株,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三组实验的相同条件是都提供了______________。
(2)三组处理措施为:
甲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器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证明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能促进水稻的生长。
材料用具:赤霉菌菌种、培养基、足够的水稻幼苗、蒸馏水、直尺、喷雾器、无土栽培装置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步骤:
①用培养基培养赤霉菌,一段时间后,提取培养基的滤液;另提取空白培养基滤液备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