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08石家庄市一模)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源于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不可导入真核生物
B.用质粒作运载体是由于所有生物都含有质粒
C.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催化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
D.只要露出的黏性末端相同,就可以用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取质粒和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衡水中学调研)(每空2分共22分)Ⅰ.2005年4月7日CCTV-2报道,卫生部4月6日发布了《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估》,报道中提到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其毒害进行了检测。
![]() |
(2)若乙细胞产生的物质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则该细胞为______。
(3)若丙细胞能无限增殖,且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则丙细胞还具有_______ __特点。
Ⅱ.为了验证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的不足分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将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抽取叶内气体使之下沉于水中,在不同条件下根据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推测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请回答: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取三角瓶,编号A,加入一定量的冷开水;再加入一定量的NaHCO3粉末,使其在水中溶解;用黑纱布(透弱光)包裹三角瓶后,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放入下沉小叶圆片10片,将三角瓶置于日光灯下;记录叶片上浮所需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的上浮叶片数.
① 参照实验1请简要写出实验2应变化的条件: NaHCO3粉末, 三角瓶,其余方法与实验1相同
②参照实验1请简要写出对照组应变化的条件___ _。
(3)预期结果:
实验组1__________ ___ _________。
实验组2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浸没于水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________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8衡水中学调研)Ⅰ(每空1分,共8分)如图所示的一株花斑紫茉莉的枝条上,常有白色枝条、绿色枝条和花斑枝条,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植株上同时出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枝条,从细胞水平上分析,其原因是 。
(2)用14C标记的CO2只处理叶片c,一段时间后,在植物体中能检测到含14C的叶片有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可见,主根长,侧根短,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若根的右侧水分相对较多,则主根弯向__________侧生长。
(4)让此植株的花斑枝条的花粉授到绿色枝条的雌蕊上,子代枝条的颜色为 。
(5)假设紫茉莉果皮颜色绿色(A)对红色(a)是显性,子叶厚(B)对子叶薄(b)是显性,现把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的花粉传给aaBb 的个体,则该植株所结果皮的颜色和子叶的厚薄的分离比分别是 、 。
Ⅱ.(每空2分,共12分)根据下面甲、乙、丙三个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 |
(1)请写出两种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蛋白质类分泌物除可能是酶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种可能的分泌物名称)。
若该分泌物是H2O2酶,欲比较该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则除需要H2O2酶及必需的实验器具外,还需要哪些实验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所示生物常使人及其他生物产生疾病,该类生物与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该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需要依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同作用才能将其彻底消灭。 在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可通过 增强其他免疫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衡水中学调研)酶的活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下列四项中与酶有关的生理活动中,与酶活性无关的是
A.在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改变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的比例,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B.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时,过多的谷氨酸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
C.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不能产生半乳糖苷酶,从而影响乳糖代谢过程
D.在利用黄色短杆菌生产赖氨酸时,赖氨酸和苏氨酸都过量时会抑制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衡水中学调研)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正确的是
A.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B.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用切除法研究垂体及分泌激素的功能
D.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衡水中学调研)下列有关生物学的描述,你认为
①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②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导致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③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④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的个体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⑤利用氨基酸的序列合成的目的基因一定和目的基因的外显子完全相同
A. 一种说法正确 B. 两种说法正确
C. 三种说法正确 D. 五种说法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衡水中学调研)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下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人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A.①是a和b;②是a ;③b B. ①是c;②是b;③a
C.①是a和b;②是b;③a D. ①是c;②是a;③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衡水中学调研)如图示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下列有关曲线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b代表光下植物干物质称累量
B.m的大小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有关
C.n点之后植物吸收CO2量不再增加与叶绿体中酶数量等有关
D.如果温度升高m点会向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8贵州三校联考)(20分)Ⅰ.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物质的转化过程。请回答下列回答:
①蛋白质分子经a过程形成氨基酸时,所消耗的水中的氢参与形成氨基酸的 ,(填基团)。
② b过程进行时必须首先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是 作用。当人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中的某种细胞产生的 可以促进b过程的进行。
③d过程进行时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直接由 来决定。
Ⅱ.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做了以下两组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分析回答:
组合序号 | 杂 交 组 合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紫色不抗虫 | 紫色抗虫 | 白色不抗虫 | 白色抗虫 | ||
1 | 白色不抗虫(甲)×紫色不抗虫 | 753 | 251 | 762 | 248 |
2 | 白色不抗虫(乙)×紫色抗虫 | 0 | 0 | 1508 | 1529 |
①上述两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②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出现白色抗虫和紫色抗虫植株的原因是 。
③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白色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是 。
④若要利用亲本中的棉花品种获得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棉,最简单的方法是 ,此方法的后代中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棉的比例为: 。
⑤已知题中所给杂交组合1、2的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为40%,若它们的子一代中所有个体全部存活无一被淘汰,则子一代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8贵州三校联考)(22分)(每空2分)
Ⅰ、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研究小组常常只计数种群中一小部分,用来估算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 。
(2)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下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 (答两点)。
(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图4分)
Ⅱ、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图乙①突触小泡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 ,它将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从而使 (填图中数字)产生兴奋。
(2)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生理盐水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在装置1的培养皿中滴加 ;在装置2的培养皿中滴加 。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同时用电极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的神经,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装置1的指针: ,装置2的指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