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14分)右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图,请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经用 处理,除去了 ;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 技术把D细胞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 ,然后用 。
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工程的手段是 ,所形成的D称为 。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种(只考虑两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 。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 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7分)免疫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体对病原性物质的侵害所形成的特殊防御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HIV入侵人体后,主要攻击 ,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物质是 。
(3)在细胞免疫中,T淋巴细胞 (填“能”或“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效应T细胞 (填“能”或“不能”)特异性识别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
(4)除了AIDS外,还有其他免疫缺陷相关的疾病,这些疾病一般可通过骨髓移植方法治疗。骨髓移植,其实质是 移植,来代替受损的免疫系统,实现免疫重建。移植的骨髓也相当于 所以手术盾要对患者的免疫能力进行 (“强化”或“弱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13分)下图分别表示某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图甲),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以及相关生理过程(图丙)示意图,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 |
(1)图乙a点表示的生理意义 ;如果要将I、Ⅱ、Ⅲ三种植物中的两种进行间作套种,选用哪两种植物比较合适? 。理由是 。
(2)根据图丙回答:
①“I”代表 阶段,是在 上进行的;
②物质F是 ,它富含 的化学能,还是很强的 剂;
③请写出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物质变化是: ; ; 。
(3)假如图甲代表抗虫棉的一个叶肉细胞,抗虫基因在B结构(一种细胞器)中,这种抗虫基因遗传的主要特点是 (答出2点)。
(4)假如紫茉莉枝条上的叶肉细胞都呈图甲所示的正常细胞,当该枝条接受了花斑枝条提供的花粉后,产生的Ft枝条的颜色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6分) 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⑥过程表示 ,引起③与④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 ,产热增加。与此同时,皮肤的变化是 。
(2)③激素的分泌直接受 (答相关激素)控制,④激素的分泌受 控制。
(3)⑤激素是由 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7分)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 。
(2)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人体维持温度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 。
(4)正常个体的特异性免疫存在差异,如有的人体内具抗肝炎病毒的抗体,有的人体内却没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5)下图为人体血糖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胰岛素促进图中 (填编号)过程,胰高血糖素能促进图中 (填编号)过程。
![]() |
(6)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DNA探针监测饮水中病毒、培养分解四种烃类的超级细菌、制造单细胞蛋白,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工程技术取得的成果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发酵工程
A.①①③ B.①②① C.②②①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表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 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 供体 | 剪刀 | 针线 | 运载体 | 受体 |
A | 质粒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大肠杆菌等 |
B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DNA连接酶 | 限制性内切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C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D | 大肠杆菌等 | DNA连接酶 | 限制性内切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质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盾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