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mol?mL-l),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C的范围内,能促进生长
B.在AD的范围内,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相当于曲线FE段的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右图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性状可以遗传,但它不是一个新物种。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四倍体西瓜幼苗,可获无子西瓜,这种性状不可遗传。所以四倍体西瓜对二倍体而言不是新物种
B.一块水稻田中偶尔发现一株矮杆水稻,把它连续种植都是矮杆,这种变异主要是发生于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在光镜下虽然不都能可见,但实质都是染色体上的DNA=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
D.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三对基因可自由组合),用其花粉离体培养获得n株幼苗,含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右图示某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互换和突变)可能是
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⑤和⑧上
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②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
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无关
⑤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⑥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
⑦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分化及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效应T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所得的杂交瘤细胞,再经动物细胞培养可大量提取干扰素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能以“小泡”进行转换,因此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C.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都能生成ATP
D.造血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受到抗原刺激后会直接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及记忆细胞以加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反转录法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符合的原则是
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资源 B.使产出和输入的物质达到平衡
C.尽量减少生物种类 D.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区别是
A. 动物细胞培养是培养单个细胞,植物组织培养是培养组织
B. 动物细胞培养可以传代,而植物组织培养不能传代
C. 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的成分与植物的不同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可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植物组织培养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取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图中“+”表示有,“-”表示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生态瓶编号 | 生态系统组成 | |||||
光照 | 水草 | 藻类 | 浮游动物 | 小鱼 | 泥沙 |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A.甲瓶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B.乙瓶中生物比丙瓶的维持时间要长
C.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 D.甲瓶的氧含量比丁瓶的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山岩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