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8月,某品牌婴幼儿奶粉污染事件震惊全国。不法分子利用了目前食品工业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其核心内容是“先检测食品中氮元素的含量,然后再乘适当的换算因子后得出蛋白质含量”)的缺陷,向奶粉中添加一种很稳定的物质三聚氰胺(分子式C3H6N6)而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值。下列有关蛋白质及凯氏定氮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可以将其它物质转化为蛋白质
B.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及必要仪器不能除去蛋白质胶体中的食盐
C. 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有着密切关系
D,向食品中添加尿素[CO(NH2)2]比添加三聚氰胺更能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研究人员根据黄杉胸径的大小划分了不同龄级,对种群A(自然状态)和种群B、C(不同人为干扰强度)进行了取样调查,结果如下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黄杉种群均表现为增长型
B.适度的人为干扰对低龄级黄杉的生长较为有利
C. 种群A中各龄级数量适中,营养级能量将保持相对稳定
D.种群C中高龄级黄杉数目锐减,随时间推移种内斗争将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生理过程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叶肉细胞中H2O在光照下分解 B.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C.tRN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D. 突触小体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实验动物进行以下处理:甲切除大脑皮层,乙破坏下丘脑,其它结构保持完整。改变环境温度后
A.甲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乙不能
B.甲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乙能
C.甲、乙都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D.甲、乙都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据下图分析:
(1)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 阶段,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 。
(2)如果x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3)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 的产生。
(4)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产量 。请利用右上图阐明其原因 。
(5)用14CO2分别供应给密闭温室中的番茄和玉米,最先出现14C的化合物及形成淀粉的部位依次是:番茄: ,玉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______,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__________。
(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由C变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__________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性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__________。
(4)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植物体内某基因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必写出转基因的具体步骤)
A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与人类关系特别密切。近年来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我国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禽流感的疫苗。要与禽流感做斗争,必须了解它、研究它,需要大量的供实验用的病毒结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免疫学上,侵入到鸟体内的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_,往往先通过__________的作用阻止病毒的扩散,再通过__________的作用最终予以彻底消灭。
(2)在禽流感中分离出禽流感病毒样本后,实验室培养禽流感病毒,需要在一般培养基上加入活鸡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研制禽流感疫苗,必须知道其大分子组成,请设计实验探究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
①实验原理:RNA液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还需补充的两个实验原理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掉病毒中大分子成分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保证温度等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对某植物的部分代谢过程进行研究(其中NaHCO3溶液可为植物提供CO2),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确保图中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顺利进行,应适时向培养液中_____________。若将完全培养液换成镁元素不足的培养液,则该植株的新叶将从______________处获得所需镁元素。下表中数据是将该种植物分别放在不同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结果,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植物生长过程受______元素影响最小。
最初干重(g) | 2个月后的干重(g) | ||||
只含水 | 含N、P不含K | 含N、K不含P | 含P、K不含N | 含N、P、K | |
0.083 | 0.12 | 0.81 | 0.13 | 0.14 | 0.83 |
(2)若将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叶绿体中C3(三碳化合物)与C5(五碳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C3含量_______,C5含量_______。
(3)显微镜下观察图中植物叶的横切片,发现其维管束鞘细胞内不含叶绿体,若用同位素14C标记装置中的NaHCO3溶液,则在开始光合作用的最初阶段植物体内绝大多数14C出现在有机物____________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实验组:2mL3%H2O2溶液+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后观察 对照组:2mL3%H2O2溶液+1mL蒸馏水,保温5min后观察 |
B |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 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3%蔗糖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
C |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 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D | 验证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 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mL不同pH的缓冲液,再均依次加入1mL新鲜唾液,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适宜温度保温5min后斐林试剂检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