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对那些无法辨认身份的遇难者,进行编号、记录、拍照,提取DNA检测,并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和检验,建立了遇难人员身份识别的DNA数据库。DNA检验的正确率,理论上并非能达到100,具体操作中只能精确到99.9999%。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用DNA检测的方法识别身份时依据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B.辨认一个孩子的身份时,必须有双方父母的DNA才能判断
C.具体操作中DNA检验的正确率达不到100%的可能原因是基因会发生突变
D.遇难人员DNA数据库的建立是依据DNA的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⑦ 三个品种的过程,A、a和B、b、D为基因,且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1)Ⅰ、Ⅱ过程表示的育种方法叫 ,其原理是 。
(2)Ⅲ过程使用了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要用到的工具有 。
(3)Ⅳ→Ⅴ过程培育新品种的优点是 ,原因是 。
(4)Ⅵ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 ,其作用机理是 。
(5)Ⅶ过程培育⑦ AAaaBBbb使用了 技术,其优点是 。
(6)与原始育种材料相比,哪种育种方法导致的遗传物质变化幅度最大? (写育种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
B.诱变剂改变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C.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D.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应该是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
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
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
C.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形成效应T淋巴细胞和部分记忆细胞
D.效应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立即显紫色
C.在探究酶的专一性(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实验中,加碘液检验淀粉酶是否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
D.在0.3g/mo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央液泡大小无变化,说明该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后己经自动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长年到细胞表面 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 。要使贴壁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 。
(2)随首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面出现 的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面变成 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 ,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 。
(3)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污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 。
(4) 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一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 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5)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 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 的活性降低,细胞 的速率降低。
(6)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 进行攻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目前,人类的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请根据题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Ⅰ.人类遗传病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 遗传病和 遗传病三大类。研究人类遗传病常采用 的方法。
Ⅱ.有的人从二三十岁开始头发变稀少,四五十岁变秃顶,称为少秃顶。少秃顶是遗传的,受一对常染色体基因(基因用H、h表示)控制,在男孩身上为显性遗传,在女孩身上为隐性遗传。而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用B、b表示)。根据以下系谱图,回答问题。
(1)写出I4基因型 ,III3基因型 。
(2)引起IV2少秃顶的基因不可能来源于第I代的 个体。
(3)若III1和III2再生了一个儿子,则仅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 。
(4)写出I1与I2婚配生Ⅱ2的遗传图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回答下列两组问题
I.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请回答下列有关线粒体相关的问题:
(1)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的成分与细胞膜相似,都是以 构成基本的支架。
(2)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有主要场所,其中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产生的场所是[ ] 。在线粒体内实现的能量转换是: 。
(3)下列是关于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线粒体增殖方式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利用脉孢菌作为实验材料,由此可推出脉孢菌属于______________生物。
实验步骤:在培养介质中加入3H―胆碱(胆碱是磷脂的组成成分),培养过程中脉孢菌被标记,一段时间后移入到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定时取样作放射自显影。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生长几代后的细胞中线粒体都有放射性,且呈递减趋势,可认为子线粒体是由亲代线粒体分裂而成;
②如果生长几代后的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线粒体很可能不是通过亲代线粒体分裂来繁殖的。
II.右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基本稳定。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位置,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
(2)实验中装置内气体总量增加的原因是 。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偏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 反应阶段。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试图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探究”实验,试帮忙列出简单实验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生态系统中,对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竞争
B.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乙捕食甲
C.种群数量的变化周期是2年
D.在11、12月份,甲乙两种群数量都下降是因为瘟疫流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若观察发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40条和20条,则最可能是第几次分裂的什么时期
A.第一次;中期
B.第二次;后期
C.第三次;中期
D.第四次;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