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185  20193  20199  20203  20209  20211  20215  20221  20223  20229  20235  20239  20241  20245  20251  20253  20259  20263  20265  20269  20271  20275  20277  20279  20280  20281  20283  20284  20285  20287  20289  20293  20295  20299  20301  20305  20311  20313  20319  20323  20325  20329  20335  20341  20343  20349  20353  20355  20361  20365  20371  20379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研究昆虫间信息传递方式时,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①将快要化蛹的幼虫捕回实验室,置于饲养笼内,并留心观察其羽化的过程。一般来说雄蛾比雌蛾早羽化一两天,于是科学家将刚羽化的雄蛾放掉,将雌蛾养在笼内。到了傍晚,打开窗户,奇异的现象出现了:很多雄蛾飞进实验室,成群地围在饲养笼的附近,有的落在饲养笼上面,有的绕着饲养笼飞来飞去。显然,这些雄蛾是被笼中的雌蛾吸引而来的。②科学家捕捉一些雄蛾,剪断它们的触角:有的把两根触角全部剪掉,有的只剪掉一根,有的则剪去半截。结果,没有触角的雄蛾丧失了寻找雌蛾的能力,而只有一根触角和触角剪短的雄蛾还是向饲养笼飞去,并在上面爬行。

下列有关上述实验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雌、雄昆虫之间的信息传递可能是依靠某种化学物质进行的

    B.雄蛾感受信息的结构是触角

    C.雄蛾触角的完整性是雌、雄蛾之间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

D.雌、雄蛾之间的这种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类利用疫苗激发人体内主动免疫机制来预防传染性疾病已经有很快历史。第一代疫苗是利用减毒或弱化的病原体制成:第二代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病原体的抗原制成。对这两类疫苗的比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代疫苗的生产过程具有不安全性,第二代疫苗生产过程是安全的

B.第一代疫苗对疫苗受者存在着被感染威胁,第二代疫苗不存在这一危险。

C.第一代疫苗由抗原决定簇激活人体免疫应答,第二代疫苗由转入基因直接产生抗体

D.第一代疫苗一般都能激发机体较强的免疫反应,第二代疫苗不一定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艾滋病(HIV)研究者发现这一怪现象:有1―2%HIV感染者往往感染HIV但不会发病。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及其同事为这一现象找到了初步答案,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前体内存在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这可能是少数HIV感染者可以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的原因。下列对“阿尔法―防御素”的认识不可能成立的是

A.它们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氮是构成“阿尔法―防御素”的特征元素

C.组成这种3种“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都有20种氨基酸

D.可以人工合成并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给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与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不相符的是

A.人体内水分代谢的基本原理是渗透作用,抗利尿素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某些特定部位对水分子的透性而达到调节的作用

B.促进抗利尿素合成和分泌的信号是血浆渗透压的升高

C.糖尿病人的多饮是抗利尿素分泌的增加引起的,多尿是由尿液中的葡萄糖使尿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阻力增大造成的

D.多食K+浓度相对较多的食物,会使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进K+的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后,经选择、培养就可以产生单克隆抗体

B.接种过SARS疫苗的动物不再感染SARS病毒,是因体内已经形成该病毒的记忆细胞

C.信使RNA分子的碱基数量大约是相应基因内含子碱基数量的1/2

D. 以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为资料,可人工获得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胞能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分别作探针,对3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的限制酶切片片段进行杂交实验;用同样的3种基因片段作探针,对上述3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杂交实验。上述实验结果如下表1:

 

 

 

 

 

 

 

 

 

注:“+”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  “一”表示杂交过程有游离的单链根据上述事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细胞中只有胰岛素基因

  B.上述3种细胞的分化是由于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某些基因被丢失所致

  C. 在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表达了β-珠蛋白基因

D.在输卵管细胞中无β-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感染了绿脓杆菌。使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经专家会诊,认为使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使病人的病情好转?

A.动物病毒     B.干扰素         C.噬菌体       D.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8分)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马基因(B)对白色基因(b)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是纯种还是杂种。

(1)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所需要的杂交工作,你怎样配种?

 

(2)杂种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作出相应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9分)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1)比较图一与图二,所需要的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             也不同。

(2)与图一中A链相比,C链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若图一形成的mRNA成分如下表,则mRNA中含      个尿嘧啶,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腺嘌呤和鸟嘌呤共有    个,mRNA形成的场所是     

 

成分

腺嘌呤

鸟嘌呤

尿嘧啶

胞嘧啶

含量

X%

Y%

Z%

10%

数量

1700

1600

 

 

其他关系

X+y=30

(3)图三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                 。图三中在人体活细胞内都能发生的过程有                 。(填序号)

(4)如果图二的T链的上端为磷酸基称P端,下端是五碳糖称C 端。T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从P端至C 端是-AGCTGCG- ,则另一条链配对部分从P端至C 端的碱基序列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