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421  20429  20435  20439  20445  20447  20451  20457  20459  20465  20471  20475  20477  20481  20487  20489  20495  20499  20501  20505  20507  20511  20513  20515  20516  20517  20519  20520  20521  20523  20525  20529  20531  20535  20537  20541  20547  20549  20555  20559  20561  20565  20571  20577  20579  20585  20589  20591  20597  20601  20607  2061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两种细胞分别拥有下列特征:

特征

细胞I

细胞II

细胞壁

核糖体

细胞核

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细胞呼吸

从表中给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I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藻

    B.细胞II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

    C.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

    D.细胞II在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时间比细胞I要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8分)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右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形状受显性基因B控制。

(1)大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2)由题目信息可知,控制大麻是否具有抗性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        片段。

(3)雄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        片段。

(4)现有抗病的雌、雄大麻若干株,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推测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除第(2)问外的哪个片段做出相应的推断。如果子一代的性状表现为雌株和雄株中多数为抗病,少数不抗病,那么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                片段;如果子一代的性状表现为                ,那么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                片段。

(5)若通过实验已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2片段,想通过杂交试验培育一批在生殖生长之前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选择的亲本中雄株表现型为          ,其基因型为         ,子代的性状表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6分)下图所示的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某农业生态系统,完成下列各题:

(1)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调节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调整                进行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                起关键作用。

(2)该生态系统与一般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其                               稳定性较强,收入的波动性较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      固定的;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该农场留有一定面积的休耕地,其意义是土壤中的                把秸杆、羊粪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提高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具有多层次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这种结构和功能能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圈稳态,它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展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4分)我国自行研制的SARS疫苗为灭活疫苗,即利用甲醛处理SARS病毒使其变性,这是获得疫苗的常规方法。试回答相关问题。

(1)组成SARS病毒的化学元素一定有                ;如果将该病毒置于培养基中,病毒不能增殖,其原因是               

(2)下图为某健康成人注射SARS疫苗后机体抗体浓度变化图。若此人在注射疫苗后第15天又感染了该病毒,此时一般不会患病,原因是               

 

(3)常规疫苗制备成本高,针头注射易感染接种者。有学者提出利用现有的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可食用疫苗克服常规疫苗所具有的弊端。其做法是首先获得SARS病毒的病原基因,将其导入植物细胞并进行表达,最终获得可食用的疫苗。完成以下问题:

①SARS病毒的抗原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后,一般先导入农杆菌,通过农杆菌              植物的离体叶片,可将SARS病毒的抗原基因导入叶片细胞的细胞核,这样SARS病毒的抗原基因就有可能与植物的细胞核的基因组整合。

②将该叶片培养成转基因植株的技术是           ,是否成功获得转基因植物的标志是         

③基因工程获得的食用疫苗与常规疫苗相比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请写出一例食用疫苗的缺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的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间接调节血糖平衡

    B.下丘脑通过分泌并释放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

    C.下丘脑是体温感觉和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

    D.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8分)小麦是自花传粉植物。在种植白色籽粒小麦的田间偶然发现有一株小麦所结籽粒为红色。研究表明红色籽粒小麦是由种皮中色素所引起的。第二年将该小麦的800多颗红色籽粒播种后,有600多株发育成熟,其中有160多株结白色籽粒,其余仍结红色籽粒。(答题中基因型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1) 最初产生结红色籽粒植株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           ;红色籽粒中胚的基因型是          

(2) 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能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红色籽粒小麦品种。具体步骤是:

① 将最初得到的红色籽粒播种后,最好培养至       (传粉前/传粉后),取       进行离体培养:

② 待得到        时,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        后,培养至成熟;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       

③ 待       时,选         籽粒留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2分)请分析下列两项研究结果,回答问题:

(1) 某地被人为引入一种外来植物,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下表是在引入后对该植物和本地原有四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结果。

 

 

 

 

 

 

 

 

① 获得表中数据可采用         法。请确定引入植物,并将该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绘在所给坐标系中(要求:在纵坐标上填写具体数值,在曲线上用字母表示引入植物)。

② 引入该植物造成的后果在生态学上称为生物入侵,原因是          

(2) 在试验田中划出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等条件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数量不等、分布均匀的大豆。待成熟后统计平均单株结豆荚数、每个豆荚中的种子数,结果如下表。

   

 

 

 

 

 

 

 

① 结果反映的规律之一是,平均单株结豆荚数        。主要原因是       

② 结果还反映出的另一规律是,平均单荚所结种子数量               。比较不同区域收获种子的总量,说明要获得农作物高产量应做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时,两对联会的染色体之间出现异常的“十字型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据此所作推断中,错误的是

A.此种异常源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B.该生物产生的异常配子很可能有HAa或hBb型

C.该生物基因型为HhAaBb,一定属于二倍体生物

D.此种异常可能会导致生物体育性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

    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无关

    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