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药物“达菲”通过抑制该病毒中神经氨酸酶(NA)的作用,使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下列推测或叙述合理的是
A.NA能够破坏细胞膜
B.H1N1病毒能够在宿主细胞外自行增殖
C.NA是由宿主细胞的DNA控制合成的
D.NA的合成包括有转录、翻译等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实验l:检测豌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得到下列数据(%):DNA含36.5,RNA含9.6,蛋白质含47.9,类脂和钙等含6.0.由此可以推知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2)实验2: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得到的子一代噬菌体的性状与亲代相似,而且只检测到32P.由此可以推测DNA是噬菌体的_______物质。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材料由 提供。
(3)实验3: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NA的X光衍射结果,以及对DNA分子不同碱基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 结构模型。
(4)实验4: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总是高茎(Dd)。如果让子一代高茎自交,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高茎与矮茎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
(5)实验5:育种工作者在研究番茄染色体变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Aa的番茄幼苗,所获得的番茄植株是______________倍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选出恰当的科学方法与实验目的组合
选项 | 科学方法 | 实验目的 |
A | 光学显微镜观察 | 认识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
B | S15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 |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C | 建构物理模型 | 研究DNA分子结构 |
D | 标志重捕法 | 调查鼠的种群年龄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学的计算,不正确的是
A.由100个氨基酸合成二条肽链,脱去98个水分子
B.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是有氧呼吸的一半
C.基因型AaBbCC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9种
D.基因型为BB、Bb的个体分别占18%、78%,则基因B的频率是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连接酶可用于DNA片段的拼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有关遗传信息的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不同阶段,DNA携带的信息一般是不变的,而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可以变化
B.DNA→m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m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转录时是A和U配对,翻译时是A和T配对
D.t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DNA是最终决定蛋白质结构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长翅(V)和残翅(v),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与V、v位于常染色体上,R、r位于X染色体上。在研究过程中摩尔根将发现汇成下表:
P | 灰身♀×黑身♂ | 红眼♀×白眼♂ |
F1 | 灰身 | 红眼 |
F2 | 灰身:黑身:3:1 | 红眼:白眼:3:1 |
(1)以上表格的两对相对性状中,如果进行正交与反交,产生的子代结果不一致的组合是 。
(2)实验一:现有纯种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请设计实验探究灰身、黑身和长翅、残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步:取 杂交,得F1。
第二步: 。
第三步:统计后代表现型的比例。
结果预测:如果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反之,则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实验二:已知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如体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红眼(R)和白眼(r)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 。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① 。②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素a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失去的电子将转移给水
B.电能转化成的活跃化学能只储存在ATP中
C.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子变黄后主要是依赖叶黄素进行转化
D.光照条件下某些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而形成电子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