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1)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能否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
(2)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多少度?_________________
(3)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10℃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7月,一种称为浒苔的绿藻大量繁殖覆盖青岛海滨,险些影响了奥帆赛的举行。下列关于浒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浒苔与蓝藻相比,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及多种细胞器
B.在生态系统中,浒苔属于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
C.浒苔的爆发式增长,近似于“J”型曲线增长
D.浒苔大量繁殖是环境改善的标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人脑内有一类只有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沉默突触”。科学家经过研究,破解了其中的沉默之谜。该类突触沉默的原因可能是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100~200个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其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组织中,一旦病原体等外敌侵入肌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免疫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树突状细胞利用了其全能性
B.树突状细胞只能参与细胞免疫
C.培育出能识别癌症特有蛋白质的树突状细胞,有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D.能够识别抗原的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亲子代大肠杆菌细胞的分子组成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成分 | 水 | 蛋白质 | DNA | RNA | 糖类 | 脂质 | 中间产物 | 无机离子 |
相对含量% | 70~72 | 14~15 | 1 | 6 | 2~3 | 2 | 2 | 1 |
分子种类 | 1 | 3000 | 1 | 1000 | 50 | 40 | 500 | 12 |
A.DNA是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每一种糖类能形成10种中间产物 D.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湖北省某地区大力发展了“稻→萍→鱼”立体农业。该生态系统
A.“稻→萍→鱼”体现了系统内群落的水平结构,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B.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C.弃耕后的稻田将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D.放养鱼的数量与萍的生长量相匹配,依赖于系统内信息的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同化作用
B.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是由于细胞内水分减少导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胨可用于培养大肠杆菌,也可用于培养噬菌体
B.蓝藻在有丝分裂的间期染色体数目通过复制而加倍
C.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均来自于线粒体
D.大肠杆菌质粒上的抗四环素基因可作为运载体的标记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淋巴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淋巴因子可诱导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
B.淋巴因子可增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
C.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D.淋巴因子主要通过加强各种抗体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下列实验能够实现实验目的是
A.离体的线粒体在含葡萄糖的培养液中能产生CO2
B.向经研磨和离心处理获取的叶绿体基质中通入CO2后能生成较多的葡萄糖等有机产物
C.植物生长素和动物促甲状腺激素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紫色
D.经研磨和离心处理获取的乳酸菌细胞质基质中加入葡萄糖后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