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如下图表示将植物放在不同的CO2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有关图中各点的限制因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限制d点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B.图中b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
C.限制c点的主要内部因素是酶的数量和活性
D.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哺乳动物某组织示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经过体外细胞培养即可形成细胞株
B.组织胺能使①通透性降低
C.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③中
D.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种病毒的结构,请回答:
(1)当它侵入人体后,就成为 ,由于它的抗原决定簇位于[ ] ,外面有[ ] 包围,所以需要 细胞的处理,将内部的抗原决定簇 ,才能刺激淋巴细胞 形成效应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2)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可用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据图回答:
(1)若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培养的,①应该是 ;若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培育的,②应该是 ,③是
(2)整个过程的中心阶段是 ,在该时期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基中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同时,要严格控制 和通气量以及转速等条件。
(3)单细胞蛋白是指 ,获得的氨基酸、维生素则属于 代谢的产物,根据发酵过程对氧的需求情况,抗生素发酵属于 发酵。
(4)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以将它们分为 培养基和 培养基。
(5)在发酵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的目的是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研究发现,微生物会因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不能合成某些氨基酸、碱基或维生素等物质,成为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营养缺陷型菌株丧失了合成某些物质的能力,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相应物质才能生长。下图表示科学研究者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啤酒酵母菌获得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酵母菌应选择其生长曲线中的 时期的菌株最理想。
(2)因科研需要,须在接种后间隔相同时间均匀取样,测定培养基的pH及菌体数量(万个/mL)。结果见下表:
取样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菌体数量 | 32 | 56 | 127 | 234 | 762 | 819 | 821 | 824 |
pH值 | 6.0 | 4.7 | 5.9 | 4.9 | 5.7 | 5.3 | 5.1 | 5.6 |
由于技术员取样时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无法确定先后顺序。对结果进行分析,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连续取样这段时间,菌体的数量持续增加
B.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b样时期选取菌种
C.d样时,种群密度有增大趋势
D.h样中细胞内大量积累次级代谢产物
(3)现有5种酵母菌的营养缺陷型菌株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下右表所示。(+:表示生长 —:表示不生长)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这几种物质的合成顺序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红细胞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基因型为bb。有一对夫妇被检测出均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为了能生下健康的孩子,每次妊娠早期都进行产前诊断。下图为其产前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和结果示意图。
(1)从图中可见,该基因突变是由于 引起的。巧合的是,这个位点的突变使得原来正常基因的限制酶切割位点丢失。正常基因该区域上有3个酶切位点,突变基因上只有2个酶切位点,经限制酶切割后,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正常基因显示2条,突变基因显示 条。
(2)DNA或RNA分子探针要用 等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两类不同植物叶片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是C3植物,乙是C4植物
②甲可能是玉米,乙可能是甘蔗
③乙是C3植物,甲是C4植物
④乙比甲更适应高温干旱的环境
A.① B.①②
C.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