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3405  23413  23419  23423  23429  23431  23435  23441  23443  23449  23455  23459  23461  23465  23471  23473  23479  23483  23485  23489  23491  23495  23497  23499  23500  23501  23503  23504  23505  23507  23509  23513  23515  23519  23521  23525  23531  23533  23539  23543  23545  23549  23555  23561  23563  23569  23573  23575  23581  23585  23591  23599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b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B是人的遗传物质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一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

C.有核孔的细胞

D.有纤维素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          ,c是         ,d是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等。

(4)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           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

(4)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             

(5)在图(一)和图(二)处分别绘出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一个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项研究发现.某植物根系对某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该物质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P点后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表明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也有人认为是被动运输,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确定。

   

(1)设计实验步骤。

                                                                       

(2)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正确叙述是

A.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5种氨基酸         B.该多肽属于6肽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

C.该多肽的合成车间是核糖体             D.该多肽的分泌不需要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某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器的数目变化曲线,该细胞可能为

A.叶肉细胞           B.根冠细胞       C.叶表皮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正确叙述是

A.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是C、H、O、N

B.由②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

C.a物质进入细胞是被动运输、b物质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

D.若Ⅰ侧为肠腔,那么Ⅱ侧则是毛细血管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Ub),通过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白质分子被贴上了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处被水解掉,过程如下图所示:

注:AMP表示一磷酸腺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水解

B.完成①、②过程所需的主要条件是酶和ATP

C.去除“不适用蛋白质”所需要的ATP全部是由线粒体提供的

D.上述过程得到的氨基酸也可能有必需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